close

Garchen Rinpoche.jpg - 偉大的佛法上師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0705《大手印五支道》(二之二

·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0705《大手印五支道》(二之一)

·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0705 Fivefold Profound Path of Mahamudra (IIa) by H. E. Garchen Rinpoche

·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大手印五支道》(二之二)Fivefold Profound Path of Mahamudra (IIb) by H. E. Garchen Rinpoche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0705《大手印五支道》(二之二

·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0705《大手印五支道》(二之一)

·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0705 Fivefold Profound Path of Mahamudra (IIa) by H. E. Garchen Rinpoche

·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大手印五支道》(二之二)Fivefold Profound Path of Mahamudra (IIb) by H. E. Garchen Rinpoche

 

修持上師瑜珈時,心中想著上師,憶念你對他的愛。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修持。比方,可以觀想上師在你的心裡,僅僅一英吋那麼小;也可以觀想他在前方虛空,坐在彩虹光圈裡,心中想著上師的功德、上師的慈愛。無論用哪種方法,或在外、或在內,就一直想著上師。當你思念上師,想著上師的身相、觀想上師的身相,這會讓你憶念起上師的心。上師的心就是慈愛與悲心,那才是真正的上師。真正的上師是你在自己心中找到的愛。所以你應該帶著正念而認識到,真正的上師是愛。如果你保持這樣的正念,慈悲將開展,煩惱會減少。比如,當一個煩惱生起,如果你一直保持正念,那個煩惱會消失。你將憶念起上師的功德。經由保持正念,你會開展慈悲。如此一來,正念將導致慈悲的開展,因為它認識到煩惱的過失。正因為它有這份了知,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能正確無誤地取捨什麼該做而什麼不該做。並且,你了悟到自己的正念和上師其實是不可分的。所以,無論何時你想著上師,就要以這樣的方式憶念上師的心。因此,如果你有許多事情要做,沒有太多的時間持誦和閱讀法本,就用以上的方法修持上師瑜伽,這樣便已足夠。

 

如果你有時間持誦其他的祈請文,那也很棒。然而,以如下方式思念上師,就已經足夠:觀想上師在一個彩虹光圈裡,以不同的尺寸顯現,時外時內、或大或小。無論是用什麼方式觀想、上師以什麼方式顯現,到底上師是從哪裡顯現的呢?無論用什麼方式觀想,上師就在你心裡顯現。怎麼說都是你自己的心念、你的心境。那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在心間觀想,因為上師的心就是慈愛與悲心。此外,有時,你甚至沒有時間念誦上師瑜伽等,那就僅僅持誦「嗡吽」(Om – Ah – Hung)咒,那就是上師的心。正念其實就是上師的心。如果你持誦「嗡吽」,你的心將不會散亂。正念與慈悲的合一,就是真正的上師,亦即無上的上師瑜伽修持。

 

大手印和大圓滿的修持中,有一個關於上師瑜伽修持的特殊指導,就像我們曾經提及的,那就是要了悟自己的心、上師的心和佛陀的心為一。所以有人說:如果你快樂,你應該憶念上師。因為如果你快樂,比如擁有大量的財富、很多的朋友、幸福的生活、良好的感覺,都應該憶念上師,因為這些快樂事實上是上師賜予的。那麼,上師如何賜予你這些呢?因為實際上,上師就是你自己的菩提心與慈悲。你在過去世,帶著慈悲心所說的話語和所做的行動,使你這一世享有快樂、身體無病、心中無苦,即令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痛苦圍繞著你。這就是菩提心的果。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上師與菩提心不可分的,上師的本質就是菩提心。外在的上師僅僅是一個範例,真實的上師是我們自己的心,它與三世諸佛的心事實上是同一的。基於這個原因,快樂時就思及上師。傷心時也思及上師。我們都必須想著上師!

 

比如,當你生病或者遇到麻煩等等,應該要這樣想:我之所以會遇到這些逆境違緣,是因為前世沒有憶念菩提心,並且被自私、煩惱所控制,因此造了業,現在業果成熟了。正因為業已成熟,以致我們無計可施。業的成熟有外在和內在的層面,沒人能夠保護我們[免受業果],不論是國家、父母、醫藥,在業果成熟時都無法保護我們。因為業是不虛的。一旦業被造作而成熟,便無計可施、無人能救。但是人們不願聽聞這個!通常當我們說:喔,這就是你的業!人們聽了就憤怒。但是,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業,事實就是事實,它就是事物的本性。一件事導致另一件事,我們什麼也做不了、改變不了。當我們說「這是個人的業」, 一切所成熟的(異熟果),都是自己的業。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或者是否相信業,最終,除了遵循業果法則之外別無選擇,因為所有事情都隨著因果定律而運作。所有我們不想要的事物、不喜歡的事物、所經歷的痛苦,全都歸因於因和果。這是我們的業。其因在於我們的煩惱和我執之中。因此,我們應該恆時不離我們的內在上師菩提心。我們必須隨時憶念我們的內在上師菩提心。我們之所以受苦,是因為我們沒有記住我們的上師菩提心。故而,無論快樂或哀傷,重要的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思及上師。

 

佐欽巴楚仁波切也曾有個公案,他試著計算自己在快樂或傷心時,有多少次能夠思及上師。在他所有的行止中,首先是十次,之後是百次等等。他透過記數與覺察自己思及上師的頻率,而能真正地開展正念。正念與上師是不可分的,正念就是上師。所以最終,當我們修持大手印,上師就是我們所說的「大手印」。因為上師的本質就是正念,如果具有正念,在各種行止中將有能力放下煩惱並進行修持而開展慈悲。故而內在的上師,就是我們所稱的大手印。因此我們向自己的大手印之心禮敬。 

 

有個偈頌說到:「我向自己的自明覺性禮敬,那是真正的佛陀。」所以一個人的自心就是上師。而上師的心就是大手印,弟子的心就是大手印。我們所謂的「大手印」一詞,無非就是自心本性,心的自然狀態。此外,他處並無另一個不同的大手印。因此,大手印就是法身。並且,法身如同虛空,在虛空裡我們是一樣的。在虛空般的法身本性裡,三世諸佛、上師和你自己,所有完全一樣、完全一體。因此,直貢(噶舉)的祈願文中如是說:你應該認出上師,並明白上師就是法身。如果了知上師即法身,那就是非二元(無二)的完美虔敬。如果保持正念,就會認出自己的心就是上師,因為你自己的正念和上師的正念是一樣的。

 

接下來,關於固定修持上師(瑜伽),如果有在修持脈、風(氣)和明點,或可觀想上師在臍輪,約莫拇指關節那般一英吋大小。你也可以根據冷熱等不同情況來觀想。比方說,當你感覺寒冷,可以觀想上師如同火焰,自性暖熱;當你感覺酷熱,可以觀想上師為白色,自性清涼等等。另外,也可以觀想上師在身體的不同部位。比如,吉天頌恭有個特別的指導:身體有病痛時,可以在病痛的部位觀想上師的形象。在病痛的具體部位,一心專注地觀想上師的身相。這對治療病痛真的很有幫助,同時也可增益體驗和了悟。

 

噶舉傳承認為:病痛、障礙和邪靈等等,都是修行的助緣,能夠清淨我們的遮障。因為,如果沒有病痛和痛苦、障礙、敵人等等,煩惱就不會浮出表面。如果它們不生起、不外顯,我們會總是志得意滿,根本不會去修行。我們將變得僅僅為這一世的快樂而分心散亂,而不做修行、不運用任何方法以清除痛苦。所以,正因為有痛苦、有病痛、有麻煩,才會去尋求修持的方法。許多人因為這些原因而進入佛法。他們想要修持佛法,是因為他們先受苦了,否則他們不會對修持佛法有興趣。由於受苦,痛苦事實上成為他們修持善德的助緣。如果沒有痛苦,他們會因這一世的愉快而分心散亂。即使你在這一世修持了一些善德,如果分心散亂,這些善德只會成為投生天人的因。由於分心散亂,所以並未真正認識到痛苦。以此角度來看,病痛和痛苦其實是修持的助力,它們激勵我們真正投入修持。同理,當有病痛和痛苦的時候,也可以修持上師(瑜伽)。當你身處臨終,應該觀想上師在頂門上方。故而,實際上可以用各種方法來修持上師(瑜伽),觀想上師在身體中的不同部位。無論觀想上師在何處,你的正念和上師的正念都是不可分的。因此,上師就是大手印。

 

當人們獲得大手印的引介時,通常無法認出,因為它是「空性」。大手印是空性,他們無法認識到「空性」,那是因為空性並非可被指出的,必須透過保持正念而自己體證及照見。關於正念或觀想上師的形象,你有兩個選擇:若對上師有極大的虔敬,可觀想上師的身相;若欠缺對上師這種極大的虔敬,或對上師的感知並不那麼清淨,則也可觀想上師為佛陀的形象,比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或者四臂觀音菩薩、度母,或者你喜歡的任何一位。該佛的心就是菩提心,而那就是上師的心。非常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上師其實就是慈愛與悲心。

 

我們現在來念誦長壽祈請文,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達賴喇嘛的生日。請大家看第13頁:「為此世間」(觀看達賴喇嘛生日資訊的短片)

 

我們剛剛收到了達賴喇嘛的指導與教言,真是非常吉祥,正好切中我們這裡關於大手印的要點。

 

達賴喇嘛事實上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補處(攝政王)之一。如果我們真正如是思維,以在這個世界傳播佛法而言,他甚至比佛陀更偉大。他剛才開示說,外在的安寧和喜悅,遠不如內心的安寧和喜悅重要。更重要的是找到心的安寧。那麼,在我們心裡的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這份安寧和喜悅?事實上,自心的本然狀態,心性本身就是極為安寧(大寂靜)的狀態。在寧瑪舊密續裡,心性是由普賢王如來作為表徵;在新密續裡,心的狀態是由金剛持來作為表徵。那麼,有這顆心的是誰?事實上,每個人心裡都有這個金剛持、這個普賢王如來,因為,此心自本初便具有佛性。

 

在噶舉傳承裡我們也提到,眾生唯因尚未認出自心即是佛陀。心本身如同虛空。虛空是寬廣的心的本身也是寬廣的虛空。心如同虛空,各式各樣的念頭快樂、傷心等等,就像雲朵從心裡生起,是內心狀態的遮蔽物(a 'mask' of mentation)。雲朵在天空中顯現,來去無常。但是心的本然狀態,心本身,則是恆常都在的。我們嘗試抓住一些「恆常」的東西,然而同時,卻把真正恆常的東西認為無常!我們把無常的那些事物認作恆常,但是事實上,所有的事物都無常並且持續地在變異。我們想著過去已經發生的和未來將要發生的事物。我們想著許多的事物。而所有這些思維造成眾多的痛苦。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和念頭當作真實而抓著不放,導致了許多的痛苦。

 

心就像寬廣的海洋。我們帶著念頭,而在大海裡創造出一些東西如同凍結的堅冰,漂浮在表面。無始以來直到現在,我們一直串習這種「自我」的概念。這個我執就像氣候變冷。這種「我」、「有個我存在」的概念持續不斷,白天和夜晚一直都在。正是這個概念,藉由在心裡持續想著「我」,製造了所有的痛苦。這裡提到的心、心的樣子,有如虛空。在虛空中的雲朵,就是我們心中的念頭。

 

所以密勒日巴說:尚未了悟心性時,心稱為「理性的心識」,是那辨別外在顯現事物的心識。它將事物標注為「這是我」、「那是他」——自己和其他,等等。這就是理性的心識,正是這個心創造了輪迴的二元相對。但是,當你觀察這個心識,在這個心識裡有各式各樣的念頭生起,善念和不善念等所有種類的念頭。我們需要認出的是覺知,它能感知那些念頭的生起、認出那些念頭。當你觀察心,有時會有個剎那,過去的念頭停止、未來的念頭還沒生起,當你看著那個念頭之間的虛空,心是全然為空、自然為空的。於是你了知到,那就是虛空般的心性。

 

有個清晰了知的心識,它能認出念頭之間的虛空。照見心性有兩種方法。其一:在禪修的時候,有個前念已經停止而後念還沒生起的剎那,有時,心在這個剎那會變得全然為空。那就是心有如虛空的空性體性,但這個虛空般的自性,念頭與念頭之間的虛空,也是自然清晰。有個清晰、了知的覺性,知道該虛空裡沒有念頭。這正是能認出何時有念、何時無念的了知。在念頭與念頭之間的剎那,這個覺性了知其中沒有念頭。在那個空的虛空裡,有著了知和覺性。當你看著那個覺性,那裡什麼也沒有,它是全然的空性,沒有念頭,在這個根本的虛空裡,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個清晰的心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明空雙運。明性的自性是空的,空性的自性是明的。這個明性被稱為心的光明。這個光明並不涉及光的外在形式,而是清晰、無念的心。清晰無念的心,就是能認出在心中所生起任何事物的覺性。此即我們需要認出且保任的覺性。這個覺性是清晰的,且能了知自己的空、虛空般的自性。這就是我們提到的明空雙運。

 

起初,當我們開始認出心性,只能在非常短暫的時間裡見到。比如,它就像從很小的窗戶往外窺探那樣,[只會]看見藍天的一小部分。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串習所見到的。那雖是心性,但經由一再地重複見到,它會增長。所以一開始,你應該讓自己熟悉那一瞥。那是念頭與念頭之間的虛空,前念已止而後念未生。此當中的虛空正是我們需要串習的。我們需要做的是見到那個虛空,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無論是否有念頭顯現,但必然有覺知。若能對此狀態加以串習,即令念頭生起,即令念頭顯現,你會認出它們但它們卻根本影響不了你。一旦熟練了那個狀態,念頭仍然會生起。念頭不會消失,念頭仍然會生起,但當它們生起,它們不再能夠以任何方式影響到你。並且,對此狀態保持正念時,念頭是否出現並無差別,仍可保任念頭與念頭之間的虛空。然後你將見到,念頭生起,但它們卻是無常的。它們的到來如同天空中的雲朵,來來去去,它們來了,然後再次消逝於天空。那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我們如此而串習無念的狀態,或者,如文本所說的:串習此無念之心。對無念之心加以串習時,念頭的有無並沒有差別。當念頭顯現,它們也會消逝。因此,我們說到「二智」(兩種智慧),或者有如星辰的二智。心就像清晰的虛空、清朗的天空。天空十分清朗時,便得以看見其中的日月星辰。此為關於二智的比喻。真正的見地是:日月星辰表徵的是二智的見地,它們是外在的例子;內在的例子,也就是它們所指的,則是二智。

 

二智的第一個是「如所有智」(如理智),了知事物的本來面目:了知輪迴與涅槃所有現象的本性。意思是,儘管現象顯現,你知道它們是有為法,因此是無常的。它們之顯現,僅僅是業力成熟的結果。而且還會時時改變。就因它們是有為法,故而無常。然而,心的本然狀態從未改變且總是保持那樣。當你了悟到心的不變自性時,就能曉得,儘管輪迴和涅槃的所有現象會顯現,但其顯現只如同夢境或幻相,事實上並非本自存在。對我們而言,事物顯現如同真實存在的事物。那麼,既然那些事物顯現如同真實的存在,為什麼我們說它們並不真實存在呢?因為它們是無常的。由於無常,所以它們並不存在。

 

此處,你領會了無常。儘管我們瞭解無常,且事實上所有的事物一直在變異,我們卻總是執為恆常。正因我們執取恆常,我們並未將無常內化。當事物突然改變,當無常降臨,我們就受苦。我們因這個改變而受苦。但是,如果一開始就對無常有真正理解,一旦事物變異,我們將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比如,我們有著與某位友伴共度時光的業。這兩位友伴在一起,但那相處一開始就必然是無常。如果從一開始就明白,這個關係是無常且僅限目前的,端看彼此有能相處多久的業而定,則最重要的是,此時不應把時間用在以煩惱心來累積業。比較好的是,把這個關係看作如幻的,或者,不如把這段時光用來開展慈愛與悲心,以創造快樂之因。如果你明白萬事萬物最終都是無常的,那麼,當事情突然改變,你就不會太痛苦。當無常真的發生時,你將帶著快樂之因——你在這一世所開展的愛,帶到下一世。如果明白這一點,便能實際生起對業的真正信任。

 

整個宇宙和所有的有情眾生都是無常的。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終有一天,外在的世界將化為塵土,變成灰燼而消散。它是無常的。同時,所有的有情眾生也是無常的,此時在這裡,下一個剎那就消失。由於一切都會崩解,所以一切都是空性。這個智慧是去了知,即令許多事物顯現,然而它們是空的,因為它們的顯現如同夢境。所以它們並非真實。如果你真正這麼思考,你將明白那些我們在這一世所擁有的感知,實際上與夢境沒有什麼區別。比如,當我們做夢,我們認為夢不真實,所以我們可以說夢是空的。但我們仍然認為醒著的經驗是真實的。但那僅限於我們活著的時段,因為在我們死後,整個生命就已消失。這一世的身體不再,環境、周遭世界的一切都不再。然後我們進入中陰,由於帶著「擁有」身體的習性,我們的業力印記會創造出某種如幻如夢的身體,就像夢中一樣。然後,由於習慣「擁有」身體,我們會找到一個新身體,就看自己和那新身體有多久的業緣。我們會擁有這個身體,然後,當業力走到終點,它一樣會像水泡破滅那般毀壞。我們接著又進入另一個新身體。如此,我們便一直在輪迴裡兜圈子。

 

於此同時,心總是保持它的本然。它從未生也從未死。我們總在不斷地換身體。吉天頌恭說過:「是身體在輪迴大海裡流轉,是身體在輪迴裡兜圈」,我們所更換的是身體。如果你明白這一點,那麼,當變異生起,就不會經歷太多的痛苦。如果你不明白,則會因我們把事物執取為真,此執取本身就自然具有痛苦的本性。於是當煩惱生起,我們關於它們的看法也生起,而且它看起來既真實又恆常,我們堅信事情一直都是那樣。這些看法、我們以心所做的標籤,如此便製造更多的業。這就是執取有個實質現實的過患。

 

觀察事物有兩種方式,或說兩種見地。一種方式是觀察主體和客體,後者指的是於外在世界顯現的客體。[視]這個世界的不同現象,顯現得如同真實存在的東西。另一種方式,是觀察這些客體、這些現象的自性,也就是法性(Dharmata)的見地。這個見地是去了知,儘管事物顯現,這些事物的自性是無常的。它們是和合且無常的,因此,並非本自存在。於是,我們觀察事物的真實狀態,以法性的觀點來看,即現象的自性,而不是現象本身。事物會依著我們認為它們為真實的任何方式來顯現,故而,我們以何種方式執取它們,它們就以何種方式顯現。如果我們以為事情真的就是如此,它便會像那樣,那正是事物如何向我們顯現的樣子。

 

它是自心的一種感知。因此,它是空的不是本具的自足存在。因為我們不記得事物本來就是無常的,所以當事物改變,我們便遭受痛苦。我們因這個變異而受苦。因此,重要的是要對此有正確的見地。我們以正確的見地來看現象、看客體,但是同時,我們明白它們並不真實存在。因而事實上,看見現象也看見現象的自性,這兩種見地其實就相通了。它們沒必要彼此抵消。我們的確見到事物,見到現象和客體,這沒問題,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瞭解,它們其實並非本自地、真實地存在。如果我們看見事物並加以耽著、加以執取,如此就創造了輪迴。而那會將我們繫縛在痛苦之中。然而,如果我們見到同樣的事物但明白它們真正的樣貌、真實的本性,便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不會加以執取。它們顯現,但是我們清楚無論什麼樣的顯現都是無常的,並且都將再次消失。當一些東西顯現時,我們已經明白那是無常的,它會消失。一切生起,一切又將終盡,如此,無論生起什麼,都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多影響。

 

此即現象的自性,而法性的見地,便是佛教的見地。我們稱其為「佛法的見地」,但它並不僅僅是佛法的見地它確實是一切顯現和存在的現象自性。事物顯現,我們加以感知,但它們並不本自存在。比如,藉由觀察人們感知事物的方式,我們也可以了解這件事。比如,你認為「事情就是這樣」;有人卻認為「事情並非如此」,於是有了一個矛盾。所以,無論你以什麼方式來看,都是根據自己的觀察方式。這也是事情會變成的樣子因你而實際變成的樣子。對你而言,它就是真實,但是,當你耽著那個真實,便會創造輪迴,並且製造痛苦的束縛。

 

我們要串習法性的見地,去看到事物真正的樣子、事物的自性,那就是清除痛苦的方法。即令事物發生、事物生起,都不要太去耽著。也不要把困難等事情視為實有而抓著不放,如此就能明白,就算負面的念頭生起,它不過是個迷惑(錯亂),並非真實存在。於是便能夠認出:我其實正在耽著一個並不真實存在的東西,它並非真正在那裡。同樣的,任何其他事物,內在或外在層面的顯現,無論我們執取什麼,都將化為幻相。若能如此認出,則當事物顯現時你便能無所謂,你將照見它們如夢似幻。你會了知它們如同一場幻相的戲耍,而不會執以為真。那麼,任何東西都可以生起,開心或不開心,你都不會把任何事物執以為真實存在。於是,由於任何事物都能生起而你並不加以耽著,你便能忍受任何困難。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對你造成負面影響。

 

持有這個法性的見地,便是了知事物的真如。其基礎在於了知到:一切顯現都是和合的,也因此是無常的。我們所見到和感知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比如,兩個友伴之間的關係:你們看著彼此,見到兩個人。但所見到的是兩個身體,而身體是和合而來的,事實上是無常的。這在《心經》裡有清晰的解釋。當你看著心,並沒有可以被見到的東西。心遠離諸種邊見,也就是:有、無、常(永恆主義)、斷(虛無主義)這四種邊見。看著心的時候,即令想抓住什麼,卻找不到任何可以被抓住的東西。它是無可執持的。只是有個想法、念頭,認為心在那裡,有個東西可以執持。但當你真正試圖去執取、去尋找心,卻根本找不到任何東西。一旦對此體證,也就是當你看著心卻沒有東西可以執取時,你便能放鬆而進入一種安然的狀態。然後任何東西都可以生起。任何外在層面的困難、任何煩惱、任何念頭都可以生起,並且都會自然地消散而回返入心。一旦我們決斷了法性自性或現象內在自性的這個要點,上述情況便會發生。

 

二智的第二智是「盡所有智」(如量智),如量地了知所有可能的事物,遍及事物的完整範圍。也就是說,輪迴與涅槃的各種無數現象的確會顯現,但一個人不但了知它們的顯現,也了知那些顯現是暫時的,就像水面的浮冰般無常。如此通曉所有事物的智慧,先是體證心性如虛空,自性明且空。其次,即令心是明空,事物卻會顯現:各種念頭的暫時生起、正面與負面的不同念頭、顯相、輪迴與涅槃的好壞經驗等。所有這些都是自然生起的,就像一種幻相,端賴我們如何起心動念頭。如果我們執取自他分立,顯現的就是六道輪迴,且一如幻相而不留駐。它們會留駐多久,就看能讓它們留駐的業力有多久。直到那時,我們都會經驗到各種類型的痛苦。相同的,於此同時,也會有些由菩提心所映照的清淨顯相,顯現為五智自然展現的淨土與證悟身相。

 

所以,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和五煩惱(貪、嗔、癡、慢、疑)事實上是相同的—同樣的能量形式—煩惱是它的不淨相,其清淨、微妙的面向則是五智。就像木頭轉而為火。所有的木頭都轉而為同樣的火。我們暫時於此時,端看心裡暫時生起的各類念頭,而有清淨和不清淨的感知。然而,無論生起的是什麼,它們都顯現為如幻的戲耍。此種「盡所有智」乃是,儘管一切事物的本性為空,業力依然是無誤(不虛)的。因此,雖然事物為空,然而由於各種清淨和不清淨的念頭,我們仍會經歷各類形式的喜悅和痛苦等等。

 

這就是「盡所有智」。它了知,儘管事物為空,但事物的生起從不超越業力。事物是空,而那空性的自性便是業力的運作。如果明白這個,就會知道心性具有此二智,它離於兩種邊見,離於常見、斷見的局限。由於心如虛空,所以離於將事物執以為實存的常見。然而心不只如同虛空,它也是明晰的,正是這個心的明性排除了斷見的過失。因此心性沒有這兩種過失。若能總是保持在明空的本性之中,那麼,它將自然帶來佛陀的淨土和淨相。以上說明了二智。

 

此外,理解此二智也就理解了世俗諦和勝義諦。理想而言,你了悟到無論顯現的是什麼,於究竟上一切顯現都是空性。而因為它是無常的,一如和合之物,一切顯現都非本自存在,這是關於任何顯現的最佳理解。為了將此真正落實到修行,我們首先介紹了各種層次的禪修,比如大手印。在引介大手印時,我們會進行的是,比如,觀察心的三個層次:安住的心、動念的心、覺性。

 

安住的心,依據《毘那耶》(Vinaya)的教導,即是「寂止」(Shamatha,奢摩他)的修持。首先我們靜止而安住,就像大海。心沉穩安住,不動如大海。首先在這個階段,我們不跟隨任何生起的三時念頭。無論什麼生起,就讓它生起,它就會在心的自然狀態裡沉靜下來。首先,我們培養這種無念的心。然後,行者會明白,當所有的念頭都清除、平息時,心自然會充滿喜悅,於是能體驗到大樂,而那是心在沒有任何念頭時所本具的自然狀態。保持在那個狀態中,稱為「寂止」修。然而,保持在此大樂狀態裡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培養明性,清晰地認識到此大樂狀態乃心的自性。否則,若沒有這個明性,我們會貪執於此大樂狀態,並又因而導致許多過失。一旦貪執於此心的大樂狀態,便將再次失去明性,終而無法從痛苦中完全解脫。故而於此階段,當我們在「寂止」修的狀態裡休息,就靜止而安住。雖然在那個狀態裡沒有痛苦,但是我們離真正的證悟境界仍然遙遠。

 

因此,我們需要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勝觀」(Vipassana),那是對於心的洞察,即明性。我們需要隨時帶著明性而認出。儘管心的體性為空,我們卻需要保任此明性,心的本然明性。空的體性為「寂止」的狀態,我們在空性的狀態中靜止。而那種狀態是自然的大樂,因為在那個狀態裡沒有念頭。所以有一個自然的大樂狀態。但同時,我們必須培養對此大樂狀態的明性,認識此大樂狀態的清晰了知覺性。故而在大樂裡,我們找到明性,帶著明性,我們便能找到那個無念的、非概念的狀態。之後,我們持續不斷地安住在這個自然狀態裡。若能一直安住在這樣的狀態,即令念頭生起,我們只是任它們生起,並不關注它們。然後它們會自然消散。如此它們對你將無所作為。它們無法干擾心,或者以任何方式讓心動搖。

 

所以,念頭生起,但你只是讓它們生起,完全不跟隨它們。比方說,當怒氣生起,你感到憤怒。然而,在它生起的當下,有個清晰了知的覺性也即刻生起,它知道憤怒已經生起,你完全察覺到那個憤怒已經生起,且必須帶著見地保任那個覺性。你必須穩定地持守見地。《入菩薩行論》說到,關於三摩地(定)禪修的培養,我們需要開展這種如同樹幹般的堅定,不跟隨任何的生起,無論生起的是什麼念頭。無論生起什麼,比如起風時,大樹保持原樣而不受動搖。無論生起什麼,心都如如不動,不受干擾。如此持續安住在這個狀態。當念頭生起,它們就像水面的波浪,且會再次自然地自行消融。這就是我們修持的方式。對一般眾生而言,念頭的生起就像水面的波浪,但他們卻會隨波逐流,他們會試圖抓住那些波浪。於是浪頭一個接著一個而來,製造困境,製造痛苦和衝突。

 

在《密勒日巴十萬道歌集》中,有一首是唱給弟子巴達朋(Bardabom)的,教導她如何禪修心如大海。 她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回來彙報:「當我禪修心如大海,然後念頭的波浪顯現,造成我很多的不安。」密勒日巴回答:「讓那些念頭來去。那些波浪不過就是大海自身的幻顯而已,並非別的。就讓它們自然地回歸大海。」因此,要自然地回到心的自然狀態裡安住,並讓念頭的波浪來去。各種念頭的生起,是來自內息(氣)的流動,但無論生起什麼,都要試著保任穩定的正念和覺性,了悟到那些生起的念頭事實上與心並非分離,就像波浪與大海並非分離一樣。

 

這是我們需要串習的。一開始要串習不抓執那些微小的念頭、較不強烈的念頭。讓它們去,它們生起,就讓它們生起,讓它們自行而去。我們首先解脫那些小波浪。無論做什麼事、進行什麼活動,都必須這麼做。無論所作所為、各類活動,都需要帶著這個勝觀的見地。這個勝觀、這份洞察,就是真正的上師。那就是上師的自性。它是正念的自性,而這份正念與上師的正念是不分的。此正念能認出所有種類的念頭。更細微的念頭、較粗糙的念頭,無論生起什麼,都能認出、都能了知。如此,這份了知就是上師,也是虔敬的究竟之源。

 

因此,這句大手印的偈頌是這麼說的:「禮敬自明覺性,此即究竟佛陀。」行者的自心其實就是佛陀,或上師。在藏語中,「證悟」一詞讀作「桑傑」(Sangye)。「桑」的意思是淨除,淨除對所有生起事物的執取,不管生起的是哪種念頭或煩惱。「傑」的意思是寬廣或開闊。如果你不執取任何事物的生起,心就是寬廣的、開放的和喜悅的,並且總是自然地充滿大樂,因為那便是無念狀態的自性。

 

實際上,在開始的階段,作為初修的行者,我們會因為禪坐而疲乏。我們禪坐,然後變得因禪坐而疲乏。但是當我們串習之後,則因不禪坐而實際上感到疲乏。我們在禪坐的時候覺得非常愉快,是因為不禪坐的時候會變得心思散亂,而散亂使我們精疲力竭。散亂讓我們疲乏與昏昧等等。當我們不禪修時,會感覺到有什麼不足。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養成習慣,並且從保持正念開始。首先,在所有活動中,無論生起什麼都要能認出,無論飲食或走動,都需要保持正念。在開始階段,可藉由持誦「嗡阿吽」(Om Ah Hung)金剛誦(Vajra recitation)等方式來幫助自己保持正念。當然,若能隨時保持正念,便不需要修持「嗡阿吽」。可以僅只想著「吽」(Hung)或上師。

 

但在開始階段,若能有個讓我們回到正念的助緣是不錯的。因為,如果沒有什麼可以執持,比如「吽」和上師等,心就無法穩定地保持在專一的點上。所以,為了讓心保持穩定,我們藉由想著一種事物作為助緣,例如「吽」或上師。作為初修者,為了持續保持正念,這麼做是必要的。對此自然串習後,就更能覺察到氣於脈中的細微流動,並能感覺到「吽」的振動聲音於各個脈中自然迴響。此即心氣無別的時刻。之後會有一種自然的正念狀態,全然覺察到遍佈所有脈中的「吽」的細微振動。

 

~ 感謝Diane, Kaya, Xiaosong, Iris, Freda, Natalie & DJ(美國西雅圖直貢道場、臺灣普賢法譯小組等成員)英聽、中譯、校對與完稿,標點符號()為同一名詞可作不同的解釋,[]為譯校所加的連接用語,為的是幫助讀者理解。本篇待續。一切善德迴向上師長壽康健常轉法輪,文稿若有錯謬敬請來信指正:sstc.roc@gmail.com,感激不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renalo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