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普賢法語中英對照:頂果、創巴及祖師等開示 (594)
- Feb 08 Sat 2025 20:07
邱陽創巴仁波切:被人當作英雄來崇拜和實際成為英雄的區別
- Feb 08 Sat 2025 18:41
邱陽創巴仁波切:如果我們能合宜、徹底、完整地學會如何坐下來,那就是此時此刻我們能做到的最好事情
- Jan 30 Thu 2025 16:04
紐修堪仁波切:真正的精神修持乃在於處理自心
- Jan 30 Thu 2025 15:56
第四世雪謙嘉察仁波切:當險道上有護衛相伴時,便能精力加倍
- Jan 30 Thu 2025 15:36
紐修堪仁波切:真正累人的三件事
- Jan 30 Thu 2025 15:22
第四世雪謙嘉察仁波切:若我的內在有佛性,為何我無法直接感知
- Jan 30 Thu 2025 15:17
紐修堪仁波切:直到禪修覺受皆已摧毀而了無痕跡
- Jan 30 Thu 2025 15:08
第四世雪謙嘉察仁波切:帶回正法的瑰寶
- Jan 30 Thu 2025 14:58
江珠仁波切:修持佛法的動機不該是要成為佛教徒,而應以覺醒成佛為發心
- Jan 30 Thu 2025 14:56
江珠仁波切:心非為有,亦不為無,僅有狀態上的改變
- Dec 28 Sat 2024 21:05
傑尊瑪丹津.葩默:我們必須成為自心的主人
傑尊瑪丹津.葩默:我們必須成為自心的主人
我們必須成為自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原因在於,我們目前是「自我」的奴隸,而這個「自我」是無知的。它不是我們的盟友,它只是想認為它是存在的。所以,如果我們越是覺得煩惱熾盛,這個「我」的存在感就會越強大。反之,當「我」的存在感開始分解時,貪欲和瞋怒也會隨之消融。而那些都是由「我」的存在感所執持的。
- Dec 28 Sat 2024 20:53
江珠仁波切:你的心越是敞開,加持就越豐沛
- Dec 28 Sat 2024 20:38
帕秋仁波切:心與智慧的差別
- Dec 28 Sat 2024 20:15
帕秋仁波切蓮師日訊息:五種層次的動機
- Dec 06 Fri 2024 14:51
吉噶康楚仁波切:給予他人最好的祝願
- Dec 06 Fri 2024 14:41
明就仁波切:越來越深入地認識自心本性
- Dec 06 Fri 2024 14:31
江珠仁波切:無論你遇到什麼,隨時都能體驗到實相的清淨大樂
- Oct 03 Thu 2024 14:49
邱陽創巴仁波切:禪修指引 A meditation instruction by Chögyam Trungpa Rinpoche
- Oct 03 Thu 2024 13:58
《沒事,我有定心丸》中英對照摘要
邱陽創巴仁波切:精準、直接體驗的基礎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