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死亡的過程與中陰的狀態
藏傳佛教關於死亡過程的分解階段,各個密續系統之間有著不同的解釋,不過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八個階段,以及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的分解。
階段 |
相關元素或現象 |
說明 |
內在徵象;主觀感受 |
一 |
地大元素分解;融入水大元素 |
身體無法移動;四肢軟弱萎縮;視力模糊不清 |
閃光的幻象;海市蜃樓 |
二 |
水大元素分解;融入火大元素 |
體內液體乾枯;外部聽覺停止;口舌感到乾燥 |
煙霧 |
三 |
火大元素分解;融入風大元素 |
體溫由四肢冷卻到心;嗅覺停止;吸氣減弱、呼氣增強 |
火光四射;如螢火蟲 |
四 |
風大元素分解;融入識大元素 |
呼吸困難、最後停止;舌頭變厚、無法移動 |
將滅的燭光 |
五 |
白色明點(白菩提)自中脈由頭頂下降到心 |
|
白相出現;微弱的光亮;月光普照的晴朗天空 |
六 |
紅色明點(紅菩提)自中脈由肚臍上昇到心 |
|
紅色增長;紅色光輝的升起;日光普照的更晴朗天空;如日落 |
七 |
兩種明點在心中如兩個球體相合,圍繞心中不滅明點 |
|
黑色近成就;心識一片空白;漆黑無雲、無月無日的晴朗秋日夜空 |
八 |
包容不滅明點的球體張開 |
|
淨光;秋日黎明時的天空 |
中陰的狀態則有六種,前三者為主要的分類,後三者為次要的分類,這六種中陰身皆為如幻、沒有形體。
名稱 |
現象 |
心的狀態 |
死亡中陰身 |
身心分離、開始死亡 |
三天半都處於一片漆黑 |
死後中陰身、法性中陰身 |
死後第一個經歷 |
心進入了自性* |
形成中陰身、尋香身 |
死後於投胎前的狀態 |
心將要投胎 |
生死之間中陰身 |
此生一般狀態的醒時意識 |
|
睡夢中陰身 |
睡眠時的作夢狀態 |
|
禪定中陰身 |
禪定時的安住狀態 |
|
*此時心從漆黑中覺醒,各種巨響與亮光出現,還有外相猙獰與面貌祥和的一百個本尊(詳見《西藏生死書》);死者如果能在這時認識到一切的顯現皆為心的自性,便可解脫。然而如果平時對此沒有經驗,無法認識心的自性(心性)、現象的本質(法性),無明的癡迷再度出現,心識的習性跟著擾動,散漫的心識接著生起,並且對主體與客體有所分別,這時就可能再度入胎、再次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