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頂果欽哲法王修行百頌:在俗世修行的一○一個忠告》選讀

 

 

向上師頂禮!

薈聚在聽瑞〈Tingri〉的幸運行者們, 聽啊!

 

11

 你出生那天,死亡便開始接近

聽瑞的人們啊,

切記,我們沒有任何時間是可以揮霍浪費的。

 

12

  從根本而言,沒有所謂的迷妄,它的生起只是暫時的,

聽瑞的人們啊,

檢視造成迷妄生起的原因的本質。

 

  如果無明(癡)具有究竟實相,我們將無法根除它,如同我們無法把黑炭洗成白炭。另一方面,佛性卻如黃金般純然不變。無明可以暫時遮蔽佛性,如同泥濘可以掩蓋寶石,卻不會滲入寶石一般。

 

  無明驟然成形,一如天空中的雲朵在形成之前不存在於任何地方,很快地也將消逝於空中。此刻,雲朵形成一個龐大的白團,遮蔽了太陽的燦爛光輝。當我們飛向雲朵、進入雲朵之時,我們無法觸摸到、感覺到雲朵這個東西。至於太陽,則從未改變。

 

  無明是無可執取的。它所製造的遮幕是偶然生起的,是短暫的。這些遮幕無法影響佛性的最初本質,也不是佛性最初本質的一部分。無明,一切迷妄之母,誘惑眾生進入輪迴。然而,無論無明看似多麼堅實,它也從來不具有一絲一毫的實相。既然無明從未生起,那麼它也無法存在,更別說去寂滅它的存在。一旦對於空性的了悟去除了無明的障蔽,佛性之本然自性將自然顯現。一旦風吹散了雲朵,從未停止照耀的太陽將顯露出來。

 

13

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修行殊勝的佛法,

聽瑞的人們啊,

它將在你死亡之後引導你。

 

正盛之青春年華賜予我們健康和力量,我們熱切地想要享受人生。我們懷著不滅的熱忱,努力地運用每一個方法來增加財富與權勢。有些人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毫不猶豫地損害他人的利益。然而,在死亡的時刻,我們將了悟,這所有佔據我們心神的事物,以及令我們狂熱的活動是多麼的虛榮無益。唉,但是到了那個時候,要回頭已經太遲了。

 

至美的事物從未能夠誘惑死亡,至鉅的財富無法賄賂它,至大的力量無法迫使死亡等待片刻。擁有權勢的一國之君必須遵從它的召喚。它將卸除將軍的武裝,即使他擁有一個威力強大、任他支配使用的軍械庫。在死亡的時刻,唯一能夠幫助我們的是,我們再一生中所獲得的靈修體驗。

 

趕快!讓我們在老邁奪走我們的體能與智力之前修行。讓我們背棄凡俗生活的迷惑與散亂,全心奉獻於佛法的修行。那麼在死亡的時刻,就會如無與倫比的岡波巴大師所說的:「最好的情況是,我們將了悟究竟本質,即法身。中等的情況是,我們肯定將投生佛土,心中充滿喜樂,如同一個孩子回歸家園一般。最差的情況是,我們將了無悔恨,因為我們已經遇見上師,並如實地修行他們給予的法教。」讓我們從此時此刻開始準備,在死亡的時刻,我們所領受的法教將能夠派上用場。

 

14

因果的真理保證使行為結出它們的果實,

聽瑞的人們啊,

避免所有負面與邪惡的行為。

 

假若我們如同水被乾涸的地面吸收,或如熄滅之火焰般消失,那麼我們可以不去在意死亡。然而,情況並非如此。死亡之時,我們捨棄了肉身,卻保留了心識;這個心識在死亡與再生之間的過渡狀態中──稱為中陰〈見注釋五〉──遊走。在中陰狀態下,我們沒有有形的身體,無法如常地使用五種感官。我們喪失了所有感官。我們被迫脫離父母和朋友的陪伴,如同一根從油燈中抽出的毛髮一般[1]

 

   儘管如此,有一件事物卻如影隨形:我們的所作所為。如果我們所做的惡行佔絕大多數,我們將無法逃脫輪迴下三道的痛苦。相反地,如果我們所做的善行較多,我們將投生上三道,能夠繼續朝解脫邁進。

 

  在中陰階段,我們既無法做有利於自己的事,也無法從從容容。我們沒有出路。如同風中的羽毛,我們受到自身業力的迫使,被死亡的士兵拖著走。我們沒有暫時喘息的片刻,好讓自己振作起來。我們無法隨意停留或離去。我們的心神被拋過來丟過去,不聽我們使喚。

 

建立因果法則主宰宇宙和一切眾生的信念是重要的。密勒日巴尊者說,他能夠全心奉獻於佛法,並在一個生世中獲得證悟,乃是由於他確信業之法則的緣故。我們所行善業或惡業的痕跡留存於心識的下層。要消除惡業只有兩個方法:一是經受惡業所帶來的自然後果──痛苦,二是在可怕的業果出現之前,用適當的對治解藥來清淨惡業。

 

當上師告訴我們善業與惡業具有不可避免的後果的時候,我們聽得清楚明白,但不是真正相信他的話。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我們就不敢犯下最微小的惡行,反而會大大地著重於從事所有的善行,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善行。難道一個人會去管金塊有多小而不珍視它嗎?

 

15

把所有事務留在身後,猶如南柯一夢,

聽瑞的人們啊,

只管修行。

 

  人生之事務如同海浪般一個接著一個而來。富者擁有的金錢永遠不夠,權者擁有的權勢永遠不足。思惟以下的話語:滿足我們的所有慾望,圓滿我們的所有計劃的最佳方式,就是放棄它們。

 

  一個證悟者把凡夫俗子熱衷的事務視若夢境,如同一個老人觀看孩童嬉戲般看待它們。昨晚,我們或許夢見自己是一個偉大的國王,但是清醒之後,我們留下了什麼。我們在清醒的時候所體驗的事物,幾乎不比夢境真實。去追求難以捉摸的夢有什麼好處?與其執著於這些夢幻,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心安住於寧靜無擾的禪思,離於煩亂散漫,直到了悟空性成為我們的覺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6

放下凡是你所執著的事物,

聽瑞的人們啊,

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你所需要的。

 

  想一想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物品或任何情況。想一想我們深深執著的美好事物、權力或財富。徹頭徹尾地檢視它們每一個。它們看起來不像是幻象嗎?當我們用這種方式來看待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執著減少了,不再有相同的、亟需去擁有的感覺。如果我們有「我不需要任何東西!」的態度,我們的心境將自然而然地感到寧靜自由。

 

  相反地,如果我們在活著與死亡的時候,都處於強烈執著的狀態下,那麼我們的今生與來生都將充滿痛苦折磨。在死時,強烈執著於身後物的人,將變成一個受貪欲折磨的鬼魂。

 

  過去的偉大聖哲與行者只要有維生所必需的最少量食物,以及足以避寒的衣物,就感到心滿意足。然而,他們是最富有的人,因為真正的財富屬於那些知道如何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人。隱士嘎拉‧貢秋〈Karak Gomchung〉住在西藏的一處洞穴中。每一次他進出洞穴的時候,身上穿的袍子都會被位在洞口的山楂叢妨礙到。他常常考慮砍掉山楂叢,但每每如此,他心中立刻就會生起死亡的念頭。他想:「誰曉得我什麼時候會死呢?把去除這株長刺的樹叢所花的時間用來禪修比較好。」藉由禪定的力量,嘎拉‧貢秋能夠飛行,示顯各種神蹟。當他圓寂的時候,那個山楂叢仍在原地。

 

  假若如此偉大的行者連片刻的時間都無法忍受去浪費,那麼在修行道上仍有如此多事情需要完成的我們,怎敢把人生絕大部分的時間耗費在俗務之上?

                       

17

既然你不會永遠留在這個世間,

聽瑞的人們啊,

那麼現在就開始準備你的旅程。

 

  在我們之中,誰沒有想過去建造一幢堅固牢靠的房子,可以讓我們住在裡面數十年,同時它的壽命又比我們長上數個世紀?誰不曾夢想致富,免於所有的憂慮?是「永恆的惡魔」誆騙了我們,讓我們相信事物能夠持久。

 

  相信任何人事物終生屬於我們,是虛榮而無用的。這是多麼悲慘的景象啊,目睹那些人們在死亡之時,心思完全被所愛之人與所留下的身後物佔據,遺言除了一連串的執著之外無他,看不見等待在他們前面的痛苦折磨。相反地,聖哲們不把任何事物視為自己的所有物,甚至連自己的身體也是如此,更別說他們的財物或住所;這是多麼的自在啊。他們視財物為借來使用一會兒的虛幻之物。

 

  我們要經歷很長一段旅程去通過六道輪迴。如同一名小心翼翼準備旅程、展開環遊世界的水手一般,我們應該親近佛法,為自己面對一段甚至更長、通過死亡與再生的旅程做好準備。

 

18

如果你先去完成你必須做的事,

聽瑞的人們啊,

你將永遠不會接近佛法;

當你想到佛法的時候,立刻起而修行。

 

  年輕人常常認為,在接下來十年或二十年期間,他們能夠把他們的計劃做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之後他們將安心自在地修行佛法。他們易於忽略生命的脆弱。難道人們不會在最出乎意料的方式下英年早逝?認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是不理智的。而且,今生的事務如同湖面的波紋,是永無止境的。

 

   當心中生起修行佛法的念頭的時候,不要猶豫躊躇。切勿把修行佛法這件事拖延至明天。當下即是適當的時機。農人不會等到冰霜使地面變硬才開始播種。他會趁著土壤溫暖濕潤的時候播種。一旦你遇見了具德的上師,領受了他的教導,你就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開始走上覺悟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renalo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