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對【翻轉教育】的看法與曾經嘗試的做法

 

~入選「親子天下」的「創意教師」之後,希望能對教學有更多的好點子,這是當初申請的主要內容,願能拋轉引玉!

 

募集翻轉教育創意100教師 - 親子天下

 

 

□主動參與:鼓勵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的課堂(Participation

■同儕分享:主張分享合作,而非彼此競爭的學習(Peer

激發樂趣:重視激發樂趣,讓動機滋長生生不息(Pleasure

□行動實踐:強調真實學習,從實做中讓夢想成真(Practice

 

網路的無遠弗屆,使得未來的跨國合作更有可能──然而,數位化的頻繁交流反而使得人越來越不懂得溝通;孩子面對從學校到安親班都幾乎同一批人的團體關係,彼此的衝突也似乎有越演越烈的情況;而部分依然重視智育成績大於一切的家長,對於老師在教室中進行「與課本無關」的活動,究竟要如何轉化為助力而非阻力,更是老師的一大挑戰。故而,我認為這三大主軸缺一不可:自律的行動團體的互動知識的流動(師與生、生與生),親師溝通則是背後的支持力之一(其他還有校際合作、社會脈動等)。其中,自律的能力、品格的培養最為重要,因為,除非能對自己要求和對團體負責,才可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則運用工具的能力方能顯其正向意義。

 

  承上,史坦納(R.Steiner)說:「什麼樣的學習計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的人」,當我們期待孩子有正向的表現時,老師自己便要時常如海德格所說的「向內觀照」,敏於自覺、勤於自省,方能看見孩子的需求,開發自律的行動。筆者過去擔任民間團體的社區公共衛生教育和校園藥物防治教育(早期稱為「反毒教育」)志工,也曾服務於民間機構和大專院校的心理諮商中心,輔導各種身心受創的大人找回自己的力量,這種種經歷都讓我深深體會,唯有從基礎教育著手,方能從根提昇正向的成長。因此,自從進入小學教育的行列,便積極了解孩子的需求,尋找協助的方式,逐漸琢磨自己面對孩子的態度和樣貌,希望能讓孩子從踏進教室就感受到自律、開放、互動的氛圍。謹以兩則案例,說明自己的努力經過。

  1. 激發樂趣

    由於筆者近年來所設計的性平融入英語教學課程,深受孩子喜愛,課堂反應熱烈──例如「我也要當太空人」(搭配NASA登陸月球四十週年)、「誰是乞丐王子?」(結合Pop Art在台展覽和英語課本的故事)、「心情誰人知?」(從寵物看人類的心情變化)等教案,因此便再接再厲,今年度又以健康教育課本「認識家庭功能」的主題,進行了多元家庭議題融入健康領域和英語領域的課程活動「Home, Sweet Home:多元家庭的多元尊重」,從時事新聞和孩子的經驗出發,讓孩子看見並尊重多元家庭的存在。孩子的回饋非常正向,活動中也興致昂然,且因在北市公開授課獲得同儕肯定,故受邀到新北市性平團進行同樣內容的公開授課,與會的一百多位教師和三十多位孩子,都給予筆者很大的鼓勵。看見孩子的眼神發亮、積極參與,就是最好的證明!

  2. 同儕分享

    課堂中非常重視平等、信用、互利的原則,因此要求自己於態度上要誠懇、耐心、尊重、包容,對於孩子則採取異質分組、合作學習的精神,設計各種需要團隊一起完成的活動,以培養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例如「欣賞與尊重:我們心中期望的這一班」的系列課程,將國際諮商大師薩提爾所提出的溝通模式,融入綜合活動課程與生命教育的內涵,由孩子共同演出一個家庭中的溝通樣貌,從中體驗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溝通模式,進而運用於班級的活動中。「成長的喜悅與歲末的感恩」則透過按摩彼此痠痛部位的活動,學習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界限,並合作開展彼此的身體動能,一起「變大變小」或成為大自然景觀的一部分。而現今網路資訊發達、國人少與孩子深談,高年級孩子所關注的感情話題若未適當引導,可能直接從雲端將各種媒材囫圇吞棗而造成日後的困擾,故特別配合學生心智年齡而設計「青春飛揚‧抉擇在我」的系列課程,鼓勵孩子將自己相關的所知所感,透過「提問」和「澄清」的問題解決策略練習,以團隊和個人的方式「演出來、講出來」,並有自評表和他評表等多元評量的互相觀摩機會。此外,「閱讀舞動人生‧展開精采人生」將性平議題融入閱讀理解策略能力的培養,同時讓孩子利用科技和資訊共同完成學習活動,藉此強化自律的行動和團體的互動,使品格教育不要落入空談、又能深入人心。     

    筆者自己的孩子,曾在華德福小學就讀,當時國內實驗小學方興,師資不足的情況之下,其實孩子也只獲得相對程度的滋養,十分可惜;如今,自己在小學推動「翻轉」,仍必須靠很多同儕的支持;這讓我時常反思,能不能在一般體制當中,進行一些教室內的開放革命,例如華德福「培養自由人」的教育理念,其實有賴孩子所有資源的投入。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以為:現代人需要的是靠自己大腦思考的能力、能夠實踐自己所想的勇氣,以及一份堅持至有結果的執著。筆者則認為,教育工作者本來就不應該是知識的守門員和傳遞者,而是思考的推動者和啟發者,因此,能讓學習的主權回轉到學生身上,這是一個很棒的趨勢。不過,在教師的能力、勇氣、執著之外,我們還需要有學校和家長的理念配合,例如:「現在的教育體制是否提供給青少年足夠的留白?」此外,安親班不斷製造功課來壓制學生吵鬧的方式,也應該要有改善的機制。為此,我曾多次和校方溝通,並成立教師專業社群,邀請教師加入團隊的行動研究,以期透過與同儕的分享和共學,提供孩子激發學習樂趣和人際互動合作的環境。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每一堂課都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創作,因此我每一年都會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課程活動,期待未來,能與相同理念的老師一起打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renalo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