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archen Rinpoche 2013.jpg - 偉大的佛法上師

噶千仁波切2015年西雅圖弘法:皈依與薈供開示(7/12

 

我們從皈依戒開始。不領受皈依戒的師兄們可以休息一會兒。許多老弟子已經領受過皈依戒,無論是哪一個傳承都是可以的。其實三寶在所有佛教傳中都是一樣的,例如在我們的薩迦、格魯、寧瑪及噶舉傳承中都是一樣的。三寶和皈依戒都是一樣的。其實不只佛教,在世界上的其他宗教裡也有皈依之寶。在佛教中,我們有三寶。在其他宗教中,也許只有一個皈依之寶,但在某些宗教中或許也有三寶。如果你曾經領受過皈依戒,一次就足夠了,不需再次領受,但能反覆聆聽關於皈依戒的教法是很好的。若你不需再次領受皈依戒,但想聆聽教法的話,歡迎你留下來。若你不領受皈依戒,也可休息一會兒。

 

在其他宗教中,名相或許有所不同,但實際上,雖然他們只有一個皈依的對象其實他們也有三寶。首先,我們說佛寶,就如我們有佛陀,他們也有一位導師,這是第一個寶。佛陀傳授了佛法,因而有了經典解釋這些教法。其他宗教也有他們的教法,同時還有僧伽,因為他們的老師把教法傳授給弟子時,就形成了僧伽。

 

以佛教來說,佛陀是一位淨除所有痛苦、開展大樂之心、獲得圓滿菩提的覺悟者。接著,佛陀教導能獲得證悟的方法,也就是佛法。而那些步入此道、修持此法的,就稱為僧伽。這裡提到的僧伽,是那些已解脫痛苦並能為他人指示解脫之道的行者。所以我們有了三寶,這些是外在的皈依對象。其實所有不同的傳統、傳承都有同樣的三寶,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這是皈依的外相。

 

當我們進入實修時,尤其是金剛乘的修持,我們被引介「內三寶」。此時,名稱改變了。他們被稱為內三寶,或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名稱雖然改了,但意思不變。就上師而言,其為三根本的總集,擁有佛的本質,因此三寶中的佛就是上師,而法是三根本中的本尊,僧則是空行以及行持各種證悟事業的護法。如之前提到的,從實修或金剛乘的角度來看,這是內三寶、三根本。這是我們首先看待上師的方式。

 

在實修時,行者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當行者生起菩提心時,他的「意」就是上師。此時三根本稍有更動。「意」是上師。原本「身」是空行,但此時「身」是本尊,所以三寶的僧就成了本尊或身。而「語」或法是空行,因為四種證悟事業能透過咒語來圓滿,而從實際作用的角度來看,這和空行是有關的。這就是內三寶或三根本。

 

另外還有「密三寶」,或最終的「果」,也就是證悟或圓滿三身,因此密三寶就是三身。為自利,我們證得法身。為利他,只要輪迴不空,我們顯現報身及化身來利益眾生。有一個例子是許多老弟子都知道的。從一朵花能長出無數種子,從那些種子又能長出更多的花。同樣的,當一個人獲得證悟時,他能顯現無數化身、無量倍數的佛之相以利益眾生。

 

外皈依是佛、法、僧三寶。內皈依是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密皈依是三身,也就是果。果是了悟自心的本質、原本的佛性。當你了悟本性時,會發現三身的種子本然就在心中,它們就是你的心。由於你的心是空的,這個心,空的本質就是「法身」。此外,心本然是清晰且了知的,它知道自己是空的,它了知自己,這個了知的功德是「報身」。當行者了悟自心本性並得到大樂,之後看到那些還沒了悟自心本性的眾生而對他們生起大悲心及慈心時,由此功德,「化身」也隨之生起。其實,化身來自遍一切的心性。因此明覺(清晰了知)和空性的結合(union,雙運)便是明空的覺知(clear empty knowing),它廣如虛空,遍及十方。從這遍及十方的功德出現了化身。因此法身如虛空,報身如虛空中的雲朵,化身則如雲朵降下的雨滴。我們應該瞭解我們心中都完整具有三身的本質。

 

一旦我們領受了皈依戒,就必須遵守許多戒。但由於戒太多了,我們並無法完全守。如果把這些戒條一一列出,那就只是紙上談兵,並沒有人能完全遵守。重要的是去瞭解它的實際利益,以及究竟上能保護我們的是什麼?如果你今天領受了皈依戒並能守戒,皈依戒便會生生世世保護你,直到你獲得證悟為止。你受到保護的方式,來自你的守戒。因此,領受皈依戒也就是在保護自己,你能戒保護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引介內三寶是如此重要。

 

皈依證裡清楚地說明了我們要如何實際領受皈依,也就是內三寶。這裡提到:「皈依智慧,佛之精髓。」首先,你有想要皈依的願心。這個願心就是你內在的智慧。你想皈依是因為你從過去世帶來了極大的福報,這是由於你在過去世留下了要皈依的業力印記,否則一般來說,大部分人根本不想皈依,他們對此毫無興趣。因此單單想要皈依的興趣,就顯示了你在過去世有極大的福報。想要領受皈依戒並思維:「我已經得到了皈依戒,而且我應該守戒」,這個想要皈依或思維皈依的心,就是你的智慧或內在之佛,這是你皈依佛的實際對象。

 

第二,皈依證裡提到:「皈依悲心,法之精髓。」實際上是誰在保護你呢?是你自己的慈心與悲心。保護你的是佛法,而佛法就是慈心與悲心。所有八萬四千法門都包含在菩提心裡。它如何保護我們呢?暫時來說,如果你生起慈心、愛護他人,就會對他人慷慨。如果你為人慷慨,來生將獲得財富。而且若你慈愛他人,也會有道德心,將遵守紀律、不傷害他人,因此來生將獲得珍貴的人身。若你慈愛他人,將以耐心相待,因此來生將獲得端莊的外表、長壽、和諧的關係,以及善友。善趣(上三道)的七種功德終究來自慈心,而這些都是暫時性的。究竟來說,如果你培養悲心、正念和智慧的結合,便能成就禪定波羅蜜和智慧波羅蜜,最終將獲得證悟。

 

首先,若你培養慈心和悲心,我執將消失。當我執消失時,你將了悟自心即是佛。此時,並無任何東西從心裡被淨化,也沒有任何東西附加於心之上。當你獲得證悟時,自心即是佛。這就是你真正的保護,這是你需要去遵守的誓言。真正保護你的是你本身的慈心與悲心。如果你無法守住此戒,無法守護你的慈心與悲心,則即使你懂得許多其他的戒,也不會受到保護,連佛陀也無法保護你。因為佛陀說,他只能為我們指示解脫的方法,但解脫得靠我們自己。因此你是自己實際的皈依,而你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培養慈心與悲心。

 

我們常說到「即使捨棄生命,也必須守護自己的慈心與悲心」。密勒日巴尊者也說過:「三惡道的根源是嗔心,因此即使捨棄生命,也應該修持忍辱。」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珍貴菩提心,也是我們稱人身為珍貴寶的原因。人身是生起珍貴菩提心的基礎,因此變得有意義。佛由法而生,而法是慈心與悲心。如果你有慈愛,我執將減弱,你也將得證悟。

 

第三,關於僧伽:「皈依善知識,友之精髓。」我們必須依靠一位靈性導師來教導我們戒律及如何修行。但大部分人卻反過來去看靈性導師的過錯,他們會一直關注那位靈性導師在做什麼,做了哪些事。他做了這個事、那個事,其實都不關我們的事,無論那位導師在做什麼,那是他自己的路。他會往上升還是往下墮,就看他自己在做什麼。那是他自己的事,是他自己該去關注的,並不關我們的事。當我們和導師相處時,應該關注的是從他那裡獲得指導。我們應該聆聽他所說的法語,並放下其他的一切。所以我們只接受能利益我們的教授本身,也就是佛法。除此之外,不要去在意導師在做什麼。若要得到解脫,這就是我們所需關注的。這是關於靈性導師的部分。

 

其實我們也有世間的老師,如科學老師等等。他們也如我們的靈性導師,因為他們給了我們這一世的快樂。而我們的靈性導師過引介業力及教導佛法和戒律,給了我們來世的快樂。所有陪伴著我們的世間親友都是無常的,我們的靈性導師才是真正的伴。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三種很重要的人物。第一是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珍貴的人身,所以他們非常仁慈。第二是保護我們的國家。第三是我們的導師,尤其是靈性導師,因為他們是一切友伴的精髓。

 

你將要收到的皈依證是我們花了很多心思製作的。它的寫法和平時的皈依證稍有不同,基本上是根據我所收到的許多問題和回饋而完成的。例如曾經有人說:「我已經領受皈依戒五次了,但卻什麼也不明白。」所以我就以自己根本上師的言教來澄清幾點。這是為什麼我了這張新卡。這張皈依證的內容是很殊勝的。

 

皈依證裡也提到皈依的好處。皈依包含了領受三乘的誓言,也就是別解脫戒、菩薩戒及密咒戒。

 

首先關於別解脫戒,皈依證裡寫道:「當棄離損人行與因,為別解脫戒圓滿。」

 

一般來說,別解脫戒有許多不同的戒,但所有戒的精髓就在於立誓從今以後,不再蓄意傷害任何眾生。這是不蓄意傷害眾生的心願。若你有此心願,那就是別解脫戒的精髓。

 

一旦放棄傷害他人,還應該希望利益他人。這來自你瞭解到利益他人其實是自己最大的好處。因為過利益他人,你能得到極大的功德。因此你應該希望儘可能去利益他人,包括有形或無形的眾生。有形的眾生如人類,無形的眾生如鬼靈、神明等等。當你一直擁有想要利益他人的心願,那就是菩薩戒的精髓。這個想利益他人的心願,暫時來說是善趣的所有快樂之因,究竟來說則是證悟之因。這就是菩薩戒。皈依證裡寫道:「當成就利他行與因,為菩薩戒圓滿。」

 

當你生起利他心,我執就會減弱,你也將見到心的本性。不僅如此,你也將明白所有眾生都擁有佛性。這就是第三個誓言:密咒戒。皈依證裡寫道:「當善修內外清淨見,為密咒戒圓滿。」

 

你瞭解到所有眾生都是清淨的,都擁有佛性。例如當你看到一條毒蛇時,你將思維雖然它現在是一條蛇,其實它也有佛性。此刻它是一條蛇,但若最終生起菩提心,它也有成佛的潛藏力,你就有了清淨觀。而這清淨觀是所有密咒戒的精髓。例如從外在層面來看,五大元素其實都是佛的顯現。從內在層面來看,所有眾生的心皆為佛性。如《普賢王如來願文》裡提到,一切本質都是清淨的。因此清淨觀是密咒戒、金剛乘的精髓。當金剛乘的行者初的清淨時,他們也毫無疑問地認清了事物的真實本質。以上就是皈依的好處。

 

皈依證裡也扼要地提到皈依的戒。「諸惡莫作」是不傷害他人的心願,也就是不蓄意傷害任何人。「眾善奉行」是盡力以身語意去利益他人,同時瞭解這是你自己最大的利益。因為利他心為善,害他心為惡。這裡捨棄過錯的「過錯」,在藏文中意味著返回到你身上的意思。若你現在傷害他人,最終傷害也會回轉到你身上。我們在相對的層面上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們有自他之分。在究竟的層面上,由於無二元對立,我們也可如此理解。

 

在究竟的層面上、在真正的實相中,並無自他之分。因此若你傷害他人,真正傷害到的是自己,這就好比割自己的腳、吃自己的肉。由於自他無二,因此無論你對他人做了什麼,終究會回到你身上。無論我們相不相信業力,事物就是如此。我們所造成的任何傷害,自然會以痛苦的形式回到我們身上。一些人不相信業力,但最終還是會危害到自己,因為業力並不是有某個人把它強加在你身上,而是你對自己所做的事。若你繼續做,它將回到你身上。由於一切都源自於你,因此「意」是最重要的,而非「身」及「語」。

 

第三,皈依證裡寫道:「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你擁有隨時隨地都要利益他人並不傷害他人的心願。至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抱著傷害他人的心願。至於利益他人,倒也有破例的時候。例如當你為國服務,若你為了保護國家必須去打仗,就不能說:「哦!我不該傷害任何人,所以我不去打仗。」其實這是為國家的利益。你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你並非為自己的目的,而是為他人的目的。在不為私利的情況下去打仗是可以的。重要的是你並非為了得到私人利益而去傷害他人。

 

以上是關於皈依證的介紹。接著是唸誦皈依的誓言。這裡有兩個層面。第一,我們將要唸誦的誓言裡提到:「我將遵守一或更多的戒律。」因此你可以意念自己在領受皈依戒時,同時也領受其他戒律,如四根本戒、戒除十不善業或其中任何數量的戒律,或只守其中一條戒律。

 

至於時間,你可以守戒直至壽終。那該守什麼戒呢?如不吃肉或不喝酒,即使你平時本來就不吃肉喝酒,但你還是可以守戒並意念:「從今以後,我不再吃肉或喝酒。」單單守戒就有不可思議的利益。其實你絕對要戒除的最糟行為是抽菸和喝酒。在兩者之間,抽菸實在是最糟的。它是最大的傷害、最大的過錯。喝酒也是同樣的,因為這些物質會破壞我們的珍貴人身。因此你必須視這兩條戒律為最重要及必要的。除此之外,你可以守其他你想守的戒。

 

以時間來說,若你無法盡生遵守剛才提到的任何一條戒,那你可以只守一年或甚至一個月。如果還是有困難,那你可以只守戒24小時,守一天的戒,如八關齋戒。是八關齋戒的利益就已經不可思議,因為每守一次八關齋戒就能獲得一次珍貴人身。這就是皈依戒的第一個層面,亦即我們將唸誦的第一段祈請文。

 

第二個層面是我們直至證悟都要守戒的承諾。所以第一是只要我們還活著,第二是直到我們證悟菩提。這個承諾是:「直到證悟菩提,我將永遠不捨棄慈心和悲心,以及我的皈依處三寶。」如是唸誦後,仁波切會說:「撻銀諾」(thab yin no),意思是「如是方便」。這是方便法。皈依是從三惡道解脫的方便法。因此當仁波切說:「撻銀諾」,我們就回答:「樂索」(lek so),意思是「善哉」。接著你們一個個上台讓仁波切剪一小撮頭髮,然後就可以休息。在剪頭髮之前,我們也會唸誦結的祈願文。我們今天在三寶的見證下唸誦這些祈願文是很重要的,因為在三寶的見證下所唸誦的任何善願祈願文都會實現。之前在煙供的開示中也有提到,這些祈願能依三種善力而實現,也就是發心力,亦即,依著虔敬心和慈愛心所生之意樂,以及諸佛菩薩的大愛力和法界力或稱勝義諦之力,在法界中,佛與眾生無二。根據佛教的觀點,我們所有的善願能無疑地依這三種力量而實現。

 

關於業力,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一般來說這是各人的選擇。你不需相信業力,這是你自己的決定。但我們應該瞭解不相信業力的過失。有些人認為如果他們不相信業力,似乎就能切斷業力,痛苦也不會找上他們,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行會回到自己的身上。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痛苦還是會毫無選擇、毫無控制地來到每個人的身上。任何人都無能為力,每個人都會遭遇痛苦。

 

相信業力的好處是當你遭遇痛苦時,你知道那是自己的業。你將認知:「痛苦是我自己的煩惱造成的。」因此你能確認自己的煩惱才是真正的敵人。你知道:「我的煩惱實際上是痛苦因,而痛苦只是一種。」若你知道這點,就能放下煩惱,避免未來更多痛苦的因。且你也將明白,過經歷這些外在的痛苦,你是在淨化自己的惡業。是知道這點就能減輕痛苦,一半的痛苦就已經消失了,因為你知道那是自己造成的。

 

當你瞭解業力,一方面能接受或容忍痛苦,另一方面,將可捨棄痛苦的因並避免未來遭受更多的痛苦。這是你實際上保護自己的方法。就算你不瞭解或相信業力,還是會遭遇痛苦。任何人都會遭遇痛苦,有些人會覺得被痛苦所淹沒而不知如何是好,有些人甚至因為無法應付而自殺。因此有必要瞭解不相信業力的過失以及相信業力的好處及功德

 

接下來我們唸誦皈依的誓言。請隨唸:

「祈請上師垂念我(自己名字),從今乃至壽盡時,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祈請上師攝受弟子,從今乃至壽盡時,為持守三寶皈依戒,以及守護五戒(或任何一戒)之居士。祈請上師垂念我(自己名字)從今乃至證得佛果位,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祈請上師攝受弟子,從今乃至證得佛果位,為持守三寶皈依戒,以及守護五戒(或任何一戒)之居士。」

仁波切:「撻銀諾」(如是方便)。
大眾:「樂索」(善哉)。

 

這就是方便法。「撻銀諾」的意思為「如是方便」。受持皈依戒是融化眾生心中我執之冰的方法,如將一塊冰放在太陽下,冰塊就會融化,太陽是融化冰塊的方法。因此皈依是去除眾生的我執之法,使眾生能證悟菩提。

 

接下來我們將唸誦結行的祈願文,同時請你們一個個上台。
請隨唸:
「願得隨學一切勝者行,一切善行悉皆圓滿成,
戒行無有垢染皆清淨,恆常能得無退無過失。
願於此生以及未來世,三寶於心恆常不分離,
為法之故捨命亦不惜,勇猛恆心廣做利他行。
無上殊勝菩提心妙寶,若未生起願生起,
已生起者亦不退,祈願世世更增上。
祈願生生世世一切時,自心精進實修不分離,
無上直貢仁欽之教法,吉祥具德上師祈攝受。
祈願生生不離善知識,恆常受用殊勝之妙法,
圓滿一切地道之功德,祈願速證金剛持果位。
祈願今生以及所有生,種姓尊貴聰慧無傲心,
悲心廣大謙卑敬上師,誠守上師三昧之誓言。
始自普賢如來金剛持,乃至具恩根本上師尊,
為利眾生所發一切願,迅速無礙圓滿皆成就。」

現在進行問答。我已經請仁波切回答了你們的問題。仁波切說當我在唸答案時,請你們繼續默唸咒語,你們可以照著法本的第10頁默唸。仁波切說當你們在聆聽答案時,請不間斷地繼續默唸咒語。

 

1
《大悲士密集金剛》裡提到:「洛札天梯寶藏處,具正法密集金剛,若得修此甚深道,即身可證金剛身。」這似乎在說三身可在死亡前證得,並有三種光,大樂之光明。請問是否有可能在這一生證得圓滿無上菩提?

 

仁波切:
當我們提到即生成就,大多數是指往生後的第一個中陰。當你的神識離開軀體來到第一個中陰時,在那一刻,法身顯現。你認知那是自己的心性而得到證悟。這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即生成就。若你無法認出這個階段,你就會去到第二個中陰,並有可能記起本尊等等。我們能否認知這些階段,就看我們在世時能否識得心性。

 

當你在第一個中陰證悟法身時,這和你還在世時能了悟、直接見到沈睡時的光明有關。若你在沉睡時能認知光明,並在整個沉睡的過程中都能保持這份覺知,那你就能在第一個中陰證悟法身。若你無法認知沉睡時的光明或在沉睡時保持明覺,但你能認知夢境,也就是認知夢境的光明,那你能在死後的第二個中陰得到證悟。

 

至於要在這一世死亡前得到證悟,那是更為困難的,除非你能像密勒日巴一樣精進、堅定地修行。若你能如此不屈不撓地修行,便有可能過金剛乘的法門,如本尊瑜伽的生起次第而淨化身的障礙,過唸咒而淨化語的障礙,過了悟心性無二而淨化意的障礙。如此才有可能像密勒日巴那樣即生成佛。這得看個人在修行上的堅持及毅力。但一般當我們說即生成佛,其實是指我們在死後的第一個中陰認出法身。

 

2題:
世界各地流傳著像蛇一般眾生的故事,可否請您解釋龍族(naga)是什麼?龍族是原始記憶中的幻想動物還是實際的眾生?為什麼牠們被西藏和印度的典籍所承認?牠們有什麼重要性?

 

仁波切:
根據佛教觀點,龍族屬於輪迴六道中的畜牲道,據說牠們居住在海洋之類的水域。雖然牠們屬於畜牲道,但牠們的長相有異於一般的動物。據說牠們的上半身像人,下半身像動物。其實龍族有很多種,如在每一道中,有清淨和不清淨者,在龍族的那一界也有許多佛的化現。佛在所有六道中以不同的方式顯現來利益眾生。因此在每一道中都有清淨和不清淨者。

 

龍族之所以在典籍中被提到並被視為重要,是因為牠們具有一定的威力。如果人類造成環境失去平衡並加以干擾,如一些水域,將對龍族造成困擾。當牠們被干擾時,牠們會製造傷害。這些傷害會以不同的方式顯現,如各種疾病等等。牠們也會干擾元素,導致元素性的災難。但究竟來說,所有疾病其實是我們的煩惱造成的,而煩惱影響了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的行為良好,不受煩惱的污染,龍族也會幫助我們。如果我們的行為不良,煩惱不斷,便將干擾龍族,使牠們製造傷害。

 

之前提過,煩惱和外界的五大元素有直接關係,因此大家都息息相關。由於我們影響了牠們,因此牠們製造傷害。每一件事物都是互相牽連的。例如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濟崩潰,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都會受到影響。相同的,若我們傷害他人,自然會影響到所有人。若我們幫助他人,那也會影響到所有人。因此若一個人利益眾生,實際上所有眾生都會受益。若一個人傷害眾生,那也將遍及所有眾生。所以即使只有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非常謹慎,那也是相當有意義的。若我們謹慎的話,在整體上將帶來利益。若我們不謹慎的話,那不只我們,所有的眾生都會遭遇困難。

 

3題:
我家到處都有螞蟻。我如何能讓牠們離開?我的廚房和浴室滿地都是。可是我不想傷害牠們。

 

仁波切:
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你通常沒有其他的選擇,而得殺死牠們,例如下毒。因為牠們製造了很多損害,這對牠們來說,也是在造惡業。所以在極端的情況下,以一個好的動機去殺牠們較為妥善,同時祈願:「希望牠們將來不再轉世為畜牲。」如果你打算下毒,可在毒藥裡加一些法藥。牠們現在有這個低劣的肉身也是因為牠們的業,我們可為牠們祈願,希望這將改變,牠們不再如此投生

 

4題:
我該如何開始修持直貢噶舉傳承的金剛薩埵加行?我想修持但不知該如何起步。我需要接受灌頂或得到許可嗎?還是得唸誦吉祥祈願文,或有特定的時間?我該如何圓滿它?

 

仁波切:
為了修持加行或前行,能得到如金剛薩埵的灌頂是很好的,但是沒灌頂也可以修加行。例如你可以接受口傳,不是直貢噶舉的也可以,哪一個傳承的都一樣,他們都是一樣的。比方說你領受了另一個傳承的灌頂,但你可以把它運用在直貢傳承上。我們在修加行時,其實是從皈依開始的。如果你想要修完整的加行,從頭開始比較好,然後再循序漸進。這樣你就從皈依開始,然後修金剛薩埵、供曼達,最後是上師瑜伽。

 

到了修持金剛薩埵的階段時,可根據任何一份儀軌來修,你也應該閱讀關於金剛薩埵本質的注釋。重要的是去瞭解不同傳承中不同形相的金剛薩埵,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因此無論你得到哪一個傳承的灌頂或根據哪個傳承去修,都沒關係。

 

5題:
我們戴在手上的「見即解脫」手環是法。上廁所時是不是應該脫掉它?我有時會脫掉,有時沒脫掉。這是不是已造了惡業?如果是的話,我該如何淨化玷污法物的罪障?

 

仁波切:
你絕對別脫掉它,你應該時時戴著,它是很珍貴的。其實這個手環有兩個部份,外面那圈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見即解脫咒。裡面那圈印著是看不到的字,但卻觸碰得到,那是觸即解脫咒,因此裡面這圈觸碰著你的皮膚。手環上的見即解脫咒和我們貼在門上印有咒語的紅色貼紙是一樣的,利益也是一樣的。無論你去哪裡,戴著它是很好的。任何人或非人、有形或無形,單是看到這個咒語就能受益。另一個我們不該脫掉它的原因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我們可能會非時死,如死於車禍。如果意外死亡時戴著手環,那至少不會投生在三惡道而將投生在天道。如果手環髒了,可以用水清洗它。無論你做什麼,如洗澡之類的,都絕不要脫掉它,而要時時戴著。

 

6題:
您給了我們偉大的佛法。您覺得這個國家或人民的心理狀態,對瞭解真正的佛法會有何不同?

仁波切:
關於美國文化,其實我喜歡美國人理解佛法的方式,因為他們以分析式和科學性的心態接觸佛法,他們也有學習和研究的習慣,他們通過審察事物而得到的信任是建立在真實的理解上。我相信這個國家的人民如果真的下功夫去瞭解佛法,他們將得到深層的理解,因為他們有著以分析思辨式思維去學習事物的好習慣。所以我覺得美國人很適合修持佛法。其實這也是個機會,可以憶念這個國家的恩惠。我們能得到教育及分析思辨式思維是基於這個國家的恩惠,因此這個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受教育、都有分析思辨的能力、都懂得如何學習。所以許多美國人都成為了真實瞭解佛法的修行人。

7題:在二元對立的社會實踐佛法,會不會有誤用佛法的可能

仁波切:
我不覺得佛法在這個國家中被誤用,較大的成份在於個人。若有誤用,是在個人的層面,而非文化的層面。若你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若你很自私,並以這種心態修持佛法,那你就是在誤用佛法。若能真實努力地培養利他心,無論來自哪個文化,都沒有誤用佛法,所以這完全在於個人。其實你自己也看得到,不需問別人。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修法時一直想著自己,這個「我」或自傲的念頭等等一直生起,表示你還沒真正瞭解佛法。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想著他人,為他人修持佛法,且並非表面功夫,那就是真實瞭解佛法、正確使用佛法的徵兆。這始於你對培養利他心的理解,其實那是你最大的利益。因此我們將心念從自己的身上移開而轉向他人。這是你自己能看到的。

 

8題:
那會迫使您改變佛法直到這個國家的人做好準備嗎?

仁波切:
一般來講,根據地點和時間來調整佛法是恰當的。

 

9題:
可否請您解釋眾生的嗔心如何造成全球暖化?我親身體驗到貪心和無明導致我們剝削世界而造成全球暖化。

 

仁波切:
我們從外在層面看到的,如人們以貪心剝削世界,在整體來說這還算是個小部份。真正導致元素失去平衡的,是眾生隨著時間發展而形成的細微之心。這裡不是指一個或某些眾生,而是普遍上眾生的共同之心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失去平衡,而導致世界的外在層面也失去平衡。所以並不是某一些很貪心或無明的個人行為,雖然這也會顯現一些影響,但更為顯著的是現今眾生共同的心起了變化。所有眾生的心是相連的。當然它也顯露在各種微細的行動上,如貪婪的行為等等,這也對環境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影響,看似微小實則巨大。但以整體來說,主要的影響來自眾生共同的心,那會造成很大的差別。因此我們說這些影響最終來自嗔心和自私心的增長

 

世界上的改變可分成外、內、密三種狀態。外在狀態是那些小型活動,如人們以貪婪心去進行各類活動以及科學家如何不斷地開發世界。這些都是外在的發展,是我們看得到的。內在狀態是眾生的心。眾生的心有衝突,因為眾生互相厭惡,無法和睦相處,彼此之間存有衝突,他們互相侵略相爭。密的狀態是共同的心。共同的心帶有一切眾生的共同煩惱。因此究竟來說,還是歸結於眾生心中的煩惱。

 

外是我們看到的;內是眾生之間的衝突;密是眾生的實際煩惱。這也會造成個人層面的不同困擾,無論哪一種煩惱最強盛,就有可能造成各種不同類型的疾病。所以當我們只顧自己,就會造成世界失去平衡,也會導致侵略性的相爭或厭惡他人。往內觀照自心時,這是你自己看得到的。當你只想著自己和個人盈利時,你會把他人當成威脅,這將導致貪婪的行為,並使一切失去平衡。因此我們能貢獻的,對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平衡自心,而不去關注別人在做什麼或犯了什麼錯。我們應該貢獻的是改變自己的心。

 

10題:
如果腦海中有個咒語一直在重複,是不是代表和那位本尊相應?

仁波切:
的確是。其實這是個很好的徵兆,代表你和這位本尊有業緣。所以你可以只修這位本尊,同時思維所有本尊都是一樣的。你和一位本尊相應是很好的,那位本尊應該時時留在你的心中。你永遠不忘記本尊,你的心和本尊永遠不分離,本尊時時都在你心中。當我們修持金剛乘的本尊時,我們逐步親近本尊。第一,我們結識本尊。第二,我們和本尊成為朋友。第三,我們和本尊成為無二無別。你現在經歷的就像第一個步驟,結識本尊,開始第一個聯繫。現在你必須更加接近本尊,和本尊成為朋友,讓本尊時時駐留在你的心中。

 

11題:
我的自我認為我是個挺糟糕的人。然而當我思維沒有自我的人生時,又感到焦慮。我害怕自己會消失,自己的一生會變得完全沒意義。我如何能有勇氣去面對這種恐懼和焦慮?

 

仁波切:
因為有自我,所以有恐懼。你會害怕是因為你緊抓著「我」。首先,我們永遠無法擺脫自我。如果要擺脫自我,如果我們想:「希望自我消失」,它絕對不會就此消失。擺脫自我的唯一方法不是排斥它,而是把「我」的念頭轉換成憶念他人。只有利他心能摧毀我執。若你想摧毀我執,你將永遠無法成功。但如果你生起慈心和悲心,它自然會改變、自然會消失。你只能讓我執自然消失,它是不能被排斥的。如果你培養愛心,它自然會消失。因此若你培養愛心,自然就不會有恐懼。

 

其實恐懼是我執的強度指標。你的恐懼愈強,我執也愈強。如果你沒有那麼多的害怕,那表你的我執,這就像是對我執的測量。至於它要怎麼消失,當你培養愛心時,自我就會消失。其實你並非真的消失,因為你已證悟。當你證悟時,你的存在並不會停止,實際上你會變得廣大無邊。沒有我執,才能證得廣大無邊的境界。

 

12題:
這個傳承的瑪哈嘎拉是什麼名字?

 

仁波切:
在直貢噶舉的傳承中,我們修的是四臂瑪哈嘎拉。在所有傳承中,總共有70種不同形象的瑪哈嘎拉。他們像一個家族,他們都是一樣的,都是瑪哈嘎拉。但在直貢噶舉的傳承,我們修的是四臂瑪哈嘎拉。

 

13題:
我患有神經性退化疾病,導致身體會不受控制地顫抖及變得僵硬。可否請您介紹一個特定的法門以幫助減輕我的病症?我如何能將這個疾病視為對他人有利?

 

仁波切:
要減輕你的痛苦,首先必須瞭解為什麼會有這個病?它是什麼樣的病?一般來講疾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能治癒的,一種是不能治癒的。有些疾病能過手術或醫療來治癒,這和前世有關。在前世,你行了不善業,但因為受了戒,如皈依戒,而後悔所犯的過錯,懺悔了過失。在這一世,它的果還是會成熟,但卻能被治癒,因為你在前世已經懺悔了。因此這是第一種疾病:能被治癒,能恢復健康

 

另一種是你在前世犯下同樣的過錯,但沒受戒,如皈依戒等等當時也沒感到後悔。你覺得能為所欲為,跟隨煩惱,毫無悔意,完全沒懺悔。因此現在業果成熟時,你無法改變它,你無法被治癒。所以首先去瞭解你的病是哪一種。

 

在佛法方面,你應該修本尊,唸誦本尊的咒語,同時也嘗試接受醫療,看病情是否會好轉。如果沒有好轉,那就是後者,前世沒懺悔的病。如果病情沒好轉,那最好是想想下一世,放下對這個肉身的執著。無論如何,這個肉身也並非真正的我們,我們遲早會離開這個肉身。重要的是不要念這個疾病,不要認同這個疾病。但你可用這個疾病去解脫他人的痛苦。例如你可以修自他換,取受他人的痛苦,送出自己的安樂。你也可以修本尊,並將注意力集中在來世。

 

這個肉身就像旅館,像一間你必須離開的空房子。但離開的識卻從來都不會生病,它是沒困難的。實際上如果你不執著這個疾病,完全不去想它,就有可能會痊癒。即使你這一世無法康復,過修行,串習本尊,能在中陰以本尊相得到證悟。重要的是不要過度執著,不要為了康復抱著過多的希望和念頭。想想自己死後能做些什麼比較好。

 

14題:
我在持續修持和學習的同時,發現三種誓言愈來愈細微。我也愈加發現要清淨持戒有多困難,好像永無止境。是這樣的嗎?還是因為我是個有很多過失的低劣行者?

 

仁波切:
究竟來說,三種誓言總集為一,它們之間並無真實的界線。它們共聚的一點是慈心和悲心。以你的情況,若你下功夫培養慈心和悲心,就會發現這三種誓言圓滿其中,合而為一。若有悲心,你會發現它們之間並無界線。還有,若心中不生起煩惱,尤其是嗔心、傲慢心和嫉妒心,這三種誓言也圓滿於你的心中。其實一個沒有煩惱的心、具有悲心的心,就總攝了所有誓言。根據你的問題,看來你開始瞭解這一點。現在你應該多關注培養慈心和悲心。

 

15題:
在大圓滿的修法,普賢王如來是諸佛的化現嗎?

仁波切:
普賢王如來是諸佛之意,是諸佛的意化身,那是你自己的佛性。所以普賢王如來其實是你自己的心。它是如虛空般的心性,遍布一切。因此普賢王如來實際上是法身,是你自己如虛空般的心性。

 

16題:
這個問題是關於不說妄語的戒律。若因社交因素,例如有人問你關於某件事,但真實的答案會帶來尷尬的局面,那我選擇不老實回答,而說一個無害的小謊言。這算破戒嗎?

 

仁波切:
這並沒有破戒。謊言可分為有益和有害兩種。最重要的是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我們應該說有益的謊言。例如你為了使兩個起衝突的人和解,說了一個調解他們而非分裂他們的謊言,那個謊言便是有益的。但如果你的謊言會分裂他人,在他們之間製造問題,那便是有害的謊言。說一個對他人有利的謊言,則並沒有破戒。佛陀也曾經這麼說過。

 

17題:
我的工作地點聚集了流浪漢和窮困人士。我能如何利益他們?

 

仁波切:
最重要的是想要利益他們的發心。我們的心都是相連的,若你有這個發心,他們也會感受到。所以單靠想要利益他們的心願,你就已經在利益他們了。從外在層面來看,你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幫他們,如教導他們良好的行為、幫他們找工作。若他們有困難,你能幫就幫,為他們祈禱。不僅如此,也為包括他們在內的一切有情眾生祈禱。若你有如此廣大的動機,則幫一個人等於是在幫所有眾生。

 

18題:
如何淨化自己對上師或僧團的不淨觀?

 

仁波切:
我在之前的開示中已經詳盡回答過這個問題。我們不該批評僧團、上師或老師。我們該做的是從他們身上得到法教。我們應該聽他們的教導或開示,而非參與他們的私生活,批評他們所做的事。那些上師肯定也和其他人一樣有功德,比較妥當的是去看他們指導佛法的功德,而非看他們的過失,每個人都有功德和過失,沒有任何一個人單單只有功德。為了我們自己的修行,我們不該看他人的過失,而應看他人的功德。要記住,每個人都有功德和過失。

19題:
在直貢噶舉的傳承裡,是否必須先圓滿四加行才能修持這次傳授的紅觀音法門,或任何無上瑜伽的法門,或勝樂金剛的大手印五支道?

 

仁波切:
實際的前行是菩提心、利他心,那是你真正必須培養的前行,不單是直貢噶舉,所有傳承都一樣。除此之外,你也可累積40萬遍的四加行或前行。倘若你真的培養了利他心,可以進一步修其他任何一個法門,這是前行的精髓。但能累積40萬遍的前行也是極大的福德,若做得到,那是很好的。若沒時間,但有強烈的菩提心,也可繼續修其他法門。

 

20題:
關於您的大手印開示,我有個問題。在我讀過的資料中,所有大手印和大圓滿的上師似乎都同意:若弟子想要直接體會無二的心性,首先必須從上師處得到直指心性的口訣。我不記得您有提過任何口訣。這是否意味著只要培養慈心和悲心,同時修禪定、上師瑜伽和本尊,就足以讓我們直接了悟大手印?

仁波切:
心性是只有你自己才能認出的,所以你必須自己去見證,沒有人能展示給你看。因此認清心性的最佳方法就是培養大悲心,因為當你有大悲心時,自我會減弱,而你自然會了悟心性。這是佛陀的實際法語。當一位上師為你指出心性時,或許能澄清一些要點,但未必能讓你看到心性,所以這全得靠你自己。直接見到心性的最佳方法就是培養大悲心。只有這樣,你才能直接看到,並去除所有疑惑。

 

21題:
我們可否用當地材料來修煙供,如「甜草」(sweet grass)、鼠尾草、雪松、檜木、松木及杜鵑花?是否有特別的方式來收集這些材料?

 

仁波切:
你可以用當地生長的植物,法本裡沒有明確提到的材料也可以用。如果你用當地的植物,可加入一些法藥,也可買煙供粉,再加入一些當地植物和法藥。一般要找到法本裡記載的所有物困難的。你無法找到全部,但你可以買煙供粉再加一些當地植物,那是可以的。

 

22題:
大樂的感覺真神奇,但也因為它的宏大而感到恐懼。感謝您指導我們在禪修中該如何面對。由於未知,我害怕繼續深入禪修,我們必需有一位老師指導,否則會迷失。再次感謝您。

 

仁波切:
當對未知的恐懼或焦慮生起時,也就是有我執。所以恐懼是我執的指標。以你的情況來看,多關注加強悲心是很好的,因為恐懼會隨之消失。悲心愈強,恐懼就愈。恐懼的本質是我執,它們是同等的。因此要下更大的功夫去培養無量慈心和無量悲心,恐懼自然會消失。

 

23題:
我們可否告訴自己的老師說我們已經領受了這個灌頂和教法,並和他們討論細節?可否向他們請勝樂金剛的法本?

仁波切:
你可以告訴你的老師關於這個灌頂和教法,你不需保守任何秘密。你可以和他們討論,也可以修他們建議的任何一份法本。其實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可修持對自心最有利的法門。不同傳承的勝樂金剛都是一樣的,乃是同一個本尊。

 

24題:
若我還沒從某位老師處受過三昧耶戒,我可否在念頭和修行上遠離或禁止他?若他利用過我,而當我向他詢問時,他卻叫我離去。

 

仁波切:
若他們叫你走,你就該離開。你不該強迫或堅持一段關係。若他們叫你走,就別強留,這是他們的決定。他們要不要和你維持關係是他們的選擇。離開是無所謂的,但你不該抱有邪見或負面思想。別以怨恨離開,別看他們的過失,而是以清淨觀和慈心離開。如果他們不想和你有聯繫或和你對話,你也不能強迫他們。

 

25題:
這是關於法身和空性的問題。本尊以無邊無色的方式生於法身。既然色生於空,那法身的空性是否為空?

 

仁波切:
首先必需了悟法身,那你就會明白了。但在你了悟法身之前,不需要想太多,先思維要了悟法身。目前我們只需明白:一旦我們了悟到如虛空般的法身,彩虹般的報身本尊就會顯現,接著是如雨般的化身顯現。我們也說過三身圓滿於自心。法身延伸如廣界,其實就是你虛空般的心性。例如覺悟的上師或祖古的心是法身廣界。這個功德圓滿於你的心中。一切為一。因此首先你得了悟自心本性。直接看到心時,你也看到如虛空的無生本質。你將瞭解虛空一直都在,但我們不能說虛空從哪兒來或往哪兒去。它是無盡的,它不來自何處,也不往何處去,但它仍然存在,你的心性仍舊存在。這是你必須看到自心才會明白的,向他人詢問是不能明白的。它不能智力或言語來理解,它不是概念上能探究的物品。它超越概念,所以不能以文字來表達。這是只有當你了悟自心時才會看到的。

問答就到這裡。

 

在第1011頁消融的部份,最後提到:「上師化為光團融入我身。」當你和其他弟子一起共修時,觀想整個虛空、整個宇宙充滿了本尊。從這些安住於虛空的本尊身上降下菩提心的加持雨,融入整個宇宙、所有五大元素及所有眾生。思維整個宇宙和所有眾生,所有一切,都成為慈心和悲心的自性,所有眾生都成為本尊。當你獨自修持時,就照法本所述觀想:「上師化為光團融入我身。」觀想上師完全融入自己。當很多人一起共修時,就觀想融入所有眾生。

 

當我們在唸誦白財神的法本時,牽涉到許多財富。以要利益所有眾生的動機來唸誦,思維:「願此成為世界和平及安樂的因。」

 

~以下由弟子致謝,向仁波切表達感恩。

 

我要感謝所有促成這個中心的每一個人,包括組織和管理中心的弟子、提供協助的弟子、贊助的功德主、為中心付出辛勞的弟子,還有那些到中心來共修的弟子。我們總集所有善業和活動,並以大愛將它獻給宇宙中的所有眾生,包括那些還在世和已往生的眾生。把安樂帶給眾生,是能累積福德之不可思議的方便法。暫時來說,這是投生善趣的因,究竟來說,則是證悟菩提的因。

 

我很感激大家創造了這些因。我也特別感謝中心,還有那些組織中心、支持中心、義務幫助中心、來中心共修、使這一切實現的弟子們。因為我並沒做到什麼,其實我微不足道。教導佛法是我的責任,我能因此累積福德。當我幫助他人時,我知道自己也在累積福德。

 

我們直至證悟菩提都需要福德,即使我們已經證悟了,還是需要福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廣大地成辦利益眾生的事業,所以我們的動成了菩提心的動。若心中有菩提心,則身、語、意所行都會利益他人。

 

密勒日巴尊者說過:「在所作所為中都修善,便沒有比這個更善巧的方法。」因此如果心中有菩提心、想利益他人的心願,身和語的任何行動都將利益他人。甚至在往生後,身體也會利益眾生。所以我很感激大家造了這些因。

 

衷心感謝所有實現這一切的人,包括管理中心的負責人、功德主、來共修的弟子及義工等等。我將繼續盡己所能為大家服務及工作,直到死去為止,我會繼續這麼做。即使在我死後,我的心識也將繼續為你們祈禱。非常感謝大家!

  

~ 感謝Alice, Iris, Ruyu, Vanessa & DJ(美國西雅圖直貢道場、臺灣普賢法譯小組等成員)英聽、中譯、校對,標點符號()為同一名詞可作不同的解釋,[]為譯校所加的連接用語,為的是幫助讀者理解。本篇於2020.07.05圓滿。一切善德迴向上師長壽康健常轉法輪,文稿若有錯謬敬請來信指正:sstc.roc@gmail.com,感激不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renalo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