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尊貴的噶千仁波切開示:煙供(一2)~~六咒六印的意義

2015.07.06 西雅圖  

·         尊貴的噶千仁波切開示:煙供(一之1) 2015.07.06 西雅圖

相關開示及示範影片網址:「煙供&白財神」供養儀軌    http://garchen.tw/Shared_resources/YoutubeList/30  
Smoke Offering
下載法本

[譯注:請依所附網址下載官方的完整法本,對照本篇閱讀六咒六印的中文譯音,會更清楚六咒六印的意義]

 

現在,從第一頁的第一個咒語: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o svabhāva śuddha sarva dharma svabhāva śuddhō ha開始

 

由於供品的本質是空性(emptiness,所以首先將供品化空,這是法界力。譬如,我吃這片水果,我是吃的人,而水果是我所吃的東西。但實際上,我這個吃者,和被吃的水果,其實都非本自存在,本質都是空性。這是因為萬法唯心,人和食物都非由其他東西所造,而是由心所造,所以自然地從心生起。它們本身都缺乏本質與固有的存在(intrinsic and inherent existence),因此是空性的。

 

根據中觀的見地(Madhyamika, the Middle Way,龍樹菩薩(Nagarjuna說:「在空性中,任何事物均是有可能的。任何事物均可自空性中生起。」這個觀點與煙供有關。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在根本上,無一物是固有存在的,所有事物在本質上都是空性的。於是我們便能了解,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心是空性的,所以無論我們所想為何,那件事物便能生起。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第一個咒語將供品淨化為空性。仁波切所示範的手印,先以雙手形成一個空洞,它代表了空性的虛空。心的本質是空性的,「我」這個概念也是如此,皆不存在於心中。那麼,心與虛空的本質是相同的,全都有著相同的基礎,也就是兩者的本質皆為空性,而了悟這個道理的覺者為釋迦牟尼佛,他知曉事物的運作方式並了悟事物的本來面貌,因此稱之為釋迦牟尼佛咒[譯註:又稱觀空咒]。既然事物在本質上是空性的,那麼我們應該瞭解:我這個施者——迴向者,和受者——迴向的接受者,都非固有存在,一切都是空性的。

 

接下來是第二個咒語:毘盧遮那佛Vairocana大日如來

nama sarva tathāgatebhyo viśva mukhebhya / sarva tha kha udgate spharaa ima gagana kha svāhā

 

以空性為基礎,透過心的運作,輪迴(samsara的六道(realms便自然顯現;我們有著人類的感知,其他眾生則有餓鬼(hungry spirit或妖靈(spirit等等的感知。他們的確存在,但都是由心所造,譬如由吝嗇心會生起大妖靈等。餓鬼存在於哪裡呢?譬如,當你放些美食在這裡時,周圍便會出現小蟲,蒼蠅飛來飛去,雖然牠們很餓、很想吃食,卻因業力福報的關係無法享用,即使食物近在咫尺,卻非其業力福報可及,就算繞著食物邊緣也吃不到。而我們的業是身為人類,能夠實際享用食物,如果眼前的東西是可以吃的食物,我們就能運用並且享受之。所有眾生都處在同一個虛空裡,那些吃不到食物、無法獲得食物的眾生,和我們處在同一個虛空裡,他們的心和我們的心也完全相同。所以,當我們將這些物質迴向給無法獲得食物的眾生時,他們能獲得什麼呢?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愛」。如果我們愛他們,就能夠消除他們的我執(self-grasping,用我們的愛來融化他們如冰塊般的我執。

 

於是,當我執消融時,以此為基礎,他們便都是佛;只要將我執消融,眾生的心就是佛。此外,當他們的我執消融時,會漸漸地享受到各個階段的聖樂(bliss in stages。首先,他們因能享用人天美食等等而感到快樂,之後慢慢成為智慧天尊而可享用淨土等等。所以我們真正迴向的是愛,在迴向中有著愛。事實上,在此世間的萬事萬物,包括大種元素、大自然、樹木、水果、穀物等,皆是諸佛的愛所蘊集而成(aggregation,它們自然形成,並非由誰創造,而是由諸佛的愛自然生起。無論是我們當今所生活的地球,還是整個宇宙的顯現和眾生,實際上全都是來自諸佛的愛、空性和慈悲。

 

諸佛已然了悟空性和慈悲的雙運,而凡夫則尚未了悟。因此,出於對眾生的慈悲,諸佛會以穀物或任何事物的形式自然化現於世,這就是出於大悲的化現,稱為化身(Nirmanakāya);事實上,這種自然的化現,乃是佛陀的悲願所造就出來的。不論是我們眼目所及或不及的事物,其實整個虛空、各個空間之中,皆佈滿了五大元素(five elements的微細必要精華(subtle vital essence,就因為這是個遍滿五大元素之微細精華的虛空,所以我們才可以藉由煙供帶給眾生利益。通常一般人會認為煙供就只是燒煙或味道而已,那麼少量,怎麼能夠利益他人?

 

如果能以菩提心來作觀修,則當我們在煙供時,由於淨化一切空性,就會使空性的虛空遍滿了必要的精華,也就是五大元素的微細精華。我們所做的煙供,就會與必要精華相融一起。於是,就算煙供看起來只是少量,但實際上並不少。

 

此外,在相對層次(relative level上,當我們在做煙供時,全世界有很多人、修行人也在做煙供,修持煙供的每個人都有一份煙供[的功德力],無論是誰在做煙供,他的燒煙便會與其他人的燒煙結合。再者,我們彼此的虛空都遍滿了五大元素的必要精華,這些精華與虛空彙成一體,因此所有煙供便合而為一。甚者,它有著同樣的基礎,也就是我們的動機相同,都是菩提心。

 

此外,在菩提心的層次上,我們的心於修持煙供時,是相融無別的。因此,當我們以菩提心來修持煙供時,會成為對於有情眾生的善德迴向和慈悲祈願,以及對於諸佛、淨土的虔敬供養。而且,以菩提心做煙供的所有人,他們的煙會在整個虛空中相融,煙結合了虛空、結合了天空,然後所有的煙彙成一體、全部消融為一,因而特別具有意義。此處,第二個咒語裡有「巴悠.比休.木給貝(bayo bisho mugébé)」的手印,其中我們像這樣做「巴悠」的手印(請看影片示範),這個動作帶有「全部融合在虛空中」的意味,也就是相融於空性與慈悲的雙運虛空中。若要瞭解我們的發心如何能與虛空中的(五大)精華相融,這一點是關鍵要素之一。

 

接下來是甘露漩明王(Amıtakuṇḍali咒:o vajra amrita kuṇḍali hana hana hūpha

 

這裡的手印是兩個拇指交錯,代表愛和慈悲的結合,是一種愛的迴向,受供的眾生就真的可以獲得供品。如果我們作迴向時,心中沒有愛,眾生便無法得到供養。所以,我們用拇指交錯來代表愛和慈悲的結合,這是因為我們曉得,所有眾生無一例外地都曾是我們的父母親,在收到我們的愛之後,他們的我執就會消融,當我執消融後,他們便可以收到並享用供品。所以,拇指的結合代表了愛和慈悲。接著此處提到,所有的物質變成許多的甘露(一切資具全變成大甘露海),甘露的藏文是「讀記」(düdtsi)這兩個字。「讀」(düd)的意思類似魔羅或惡魔,這裡的魔羅指的是我執,眾生由於我執而沈淪於輪迴苦海,尤其是下三道。然而,如果他們能生起愛和慈悲,我執就會消失。而「記」(tsi如同靈藥——甘露,意思是說,當你的魔羅和甘露——菩提心結合時,就不再有我執,煩惱魔因而變成了五智的甘露。所以,當五種煩惱轉化為五種智慧時,供品就變成了甘露或藥方。

 

舉例來說,如果你深愛某人,而對方也同樣深愛著你,即使他給你的只是一顆小小的糖果,你也會覺得非常好吃,這就是愛的力量,愛是我執的對治藥方。反之,如果別人給你一樣很特別、很珍貴的東西,不過你們之間並沒有愛,你的心中便不會有特別的感受。但是,你所深愛的人,給你的只是一點點食物,你的感受就會特別強烈。這就是愛的特質,它可以轉變成具有療效的甘露。當你以愛為封印、心中充滿著愛而想要給予時,一切東西就能轉變成甘露大海。

 

下一個是寶生佛(Ratnasabhava)咒,在第二頁下方:nama sarva tathāgata avalokite o sambhara sambhara hū

 

所有供品相應於賓客的期望(一切資具變成符合賓眾之所欲)。這裡的咒語是指如來的力量(佛陀的威能),三世諸佛菩薩的力量就是大愛力和大悲力,五大元素本質上就是諸佛的化現、諸佛的自然化身。因而,一切顯相都是來自諸佛大愛和大悲的力量。供品之所以能變成賓客所希願的東西,是透過我們在心中許願,讓供品化為眾生所需之物。舉例來說,願生病的人獲得良藥,或願其往生時獲得甘露和加持;願需要食物的人獲得食物;願需要衣服的人得到衣服;願需要相伴的人獲得同伴等等。我們於此祈願,希望眾生獲得他們所需之物,並且藉由祈願的力量,令眾生皆能如願以償。

 

下一個是不空成就佛(Amoghasiddhi)咒:o jñāna avalokite nama samanta spharaa rasmi sambhava samaya mahā mai duru duru hridaya jvalani hū

 

此處的手印是如這般舉起右手和左手,並做出這個動作,代表所有供品均可由賓客獲得而絲毫不會增損,且沒有引起爭端。意即所有的賓客到來,而且如前所述地獲得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像是食物等等,並在獲得供品之後返回住處,途中也不會遺失供品。他們帶著所需與所欲的一切,到達各自想去的地方而盡情享用。

 

下一個是金剛手菩薩(Vajrapāi)咒:nama samanta buddhānā graheśvari prabhañjati mahā samaya svāhā

 

法本說到,每一位賓客都是受我威能所攝而來到此處(一切賓眾全部被我所威攝),意思是說依我能力所帶來此處的賓客皆感到愉悅,並且成為我的朋友。舉例來說,如果你愛某人,你就會收到他所回報的愛,然後對方也會表達他的尊重。這是念誦金剛手菩薩咒所要做的手印。這個咒語在不同傳承會有不同的手印,儘管咒語的內容相同,手印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如果你修持的是不同的手印,在這裡可以根據傳承使用自己的手印。

 

~參與志工:Yentl & Freda 英打&校對 / Peijie & Yalin 中譯&校對 / Serena完稿,整篇開示文稿待續。標點符號()為同一名詞可作不同的解釋,[]為譯校所加的連接用語,為的是幫助讀者理解。一切善德迴向具德上師長壽康健、常轉法輪,有情眾生速入佛道、速證佛果!文稿若有錯謬,敬請來信指正:sstc.roc@gmail.com,感激不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erenalotus 的頭像
    serenalotus

    在靈感中翻譯佛法,在業力下努力微笑

    serenalo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