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站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zhengjianwangzhan
學生問:我這代人大多數是成長于無神論的文化中,在仁波切的書裏提到一個西藏大師藏到犛牛角裏的故事。它是真的嗎?這對我很重要。如果他真的藏身於牛角,那我就傻了;如果這只是一個象徵,我還可以理解。,仁波切 能否請您幫我跨越我的障礙?
仁波切說:這是一個很好、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在討論的是相對性。舉例來說,如果你一整天都和你最好的朋友在一起玩得很開心,真的很開心,時間就過得很快。可是如果你突然被關到牢裏去一個小時,那一個小時裏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很慢。所以你也創造了一個奇跡,因為一整天比一個小時還短。
學生問:我這代人大多數是成長于無神論的文化中,在仁波切的書裏提到一個西藏大師藏到犛牛角裏的故事。它是真的嗎?這對我很重要。如果他真的藏身於牛角,那我就傻了;如果這只是一個象徵,我還可以理解。,仁波切 能否請您幫我跨越我的障礙?
仁波切說:在此我們需要瞭解的是佛陀在教導沒有所謂最小、真實存在的最小,也沒有所謂真實存在的最大。就連物理學家也贊同這點。比如,這張桌子比那個大,所以那個比較小。可是那個不是最小的,因為那邊那個更小。這個真理,或對這個真理的了悟就是奇跡。
學生問:我這代人大多數是成長于無神論的文化中,在仁波切的書裏提到一個西藏大師藏到犛牛角裏的故事。它是真的嗎?這對我很重要。如果他真的藏身於牛角,那我就傻了;如果這只是一個象徵,我還可以理解。,仁波切 能否請您幫我跨越我的障礙?
仁波切說:在幾乎所有佛經中佛陀從來沒有因施展奇跡而被讚頌,就算在今天,我們的上師也常常警告我們,如果我們這些弟子有一點點的神通、有一點點的法力,那是一種障礙。所以米拉日巴對惹瓊巴所做的,是在教導大與小的非二元論。當我們需要對沒受過教育的文盲解說這些道理時,只有透過這樣的故事。
學生問:我這代人大多數是成長于無神論的文化中,在仁波切的書裏提到一個西藏大師藏到犛牛角裏的故事。它是真的嗎?這對我很重要。如果他真的藏身於牛角,那我就傻了;如果這只是一個象徵,我還可以理解。,仁波切 能否請您幫我跨越我的障礙?
仁波切說: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當阿周那必須殺死他的堂兄及其它人,其中包括他的老師那是最難的,但他必須這樣做。這位老師是盲人。這些全有象徵含義,它真正要說的是老師無法教授你任何東西,但在相對的世界裏,一切都是老師所教授的。只有當你超越老師時你才能了悟。不過請你們不要殺死自己的老師
正見網站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zhengjianwangzhan
學生問:仁波切,你稍早提到懷疑是通達佛法最好的道路。可是在《金剛經》中提到不分別,我們不該執著於任何一個極端,應該遵行中道。可是如果你追求中道,這不也是一種執著嗎?
仁波切回答:這時活生生的導師變得很重要。好的導師可以建議你先讀哪本書。有時我們會在時機未成熟前先看到一些訊息,那很令人擔憂,因為一旦你知道了某個訊息要忘掉就很難。這和用電腦不同,你可以把檔案刪掉。所以如果你只是學院派的學生那沒關係;如果你在追尋一條靈性的道路,你就需要一些指導。
學生問:仁波切希望透過電影傳播佛法嗎?或您為何這麼喜愛電影?
仁波切說:當然每件事都可以當作宣揚佛教的媒介。只有三樣東西不可以當作佛教的媒介:傷害的心、貪婪和邪見。只要有好故事、只要有瘋到願意投資一些瘋狂想法的投資者,我自然樂意拍些電影。到目前為止,我對拍常規的動作片、愛情片、羅曼史、汽車追逐的電影沒有興趣。可是,誰知道呢,我也可能會。
學生問:仁波切希望透過電影傳播佛法嗎?或您為何這麼喜愛電影?.
仁波切說:在電影的世界裏我學了幾件事。佛教思想和電影有些相似,我不是在談哲學的部分。市面上有很多劣質電影花了幾百萬,然後有人就會問那些人為何要拍這些劣質的電影?例如市面上有很多墮落物質化的佛教老師,為什麼?因為人們喜歡他們,而市面上沒有多少好電影,因為沒有需求,所以沒有供給。
正見網站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zhengjianwangzhan
仁波切:活著很重要,可是赤裸裸的活著更重要。當你這麼做時,我想慈悲將生起。慈悲是普世的,不是專屬於僧人。還有部電影我想談談,我認為德國電影《竊聽風暴》是本世紀最棒的電影。當我看這部電影時完全融入了劇情,通常我們認為間諜很可惡,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間諜多麼慈悲的故事。
http://ww2.sinaimg.cn/large/82474a79jw1dqugcll2h0j.jpg
學生問:我從未研習過佛法,但有很多疑問。我住在新加坡,那裏的僧眾,不只是佛教的,還有天主教、基督教的神職人士過著奢華的生活。我常常看到他們擁有寶馬、賓士車,還有很多濫用金錢的醜聞。我覺得出家眾應該從物質生活中出離。我不知道仁波切如何看這些事情,他們為何會這樣。
仁波切答: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這是所有心靈傳統最大的挑戰,佛教也不例外。說到底,我想這是個人自己的決定。但是我要告訴你,明瞭佛教和佛教徒的差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佛教徒是人,只因為他們在修習佛法,並不表示他們一夜之間就會變好。這就像民主和民主黨員一樣(待續)
學生問:我從未研習過佛法,但有很多疑問。我住在新加坡,那裏的僧眾,不只是佛教的,還有天主教、基督教的神職人士過著奢華的生活。我常常看到他們擁有寶馬、賓士車,還有很多濫用金錢的醜聞。我覺得出家眾應該從物質生活中出離。我不知道仁波切如何看這些事情,他們為何會這樣。
仁波切答:讓我告訴你一些關於修道上的唯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當你買鞋時,你至少可以知道這鞋是義大利產的還是假的。任何和靈修相關的事情都有很多不同的深度、建議、方式去感知它的真偽。這是非常個人化的,也因此讓靈性生活困難重重。
學生問:我從未研習過佛法,但有很多疑問。我住在新加坡,那裏的僧眾,不只是佛教的,還有天主教、基督教的神職人士過著奢華的生活。我常常看到他們擁有寶馬、賓士車,還有很多濫用金錢的醜聞。我覺得出家眾應該從物質生活中出離。我不知道仁波切如何看這些事情,他們為何會這樣。
仁波切答:如果你問佛教的教主是誰,答案是釋迦牟尼佛。他是個乞丐,那是他過活的方式。他沒有汽車只有乞討用的缽。可是如果你依於這種簡樸來評定修行者,如沒有寶馬車不奢侈那也可能非常誤導。有很多人看起來似乎很純淨、很簡單等,但他們自大狂傲非常自私。他們是沒用的。
學生問:我從未研習過佛法,但有很多疑問。我住在新加坡,那裏的僧眾,不只是佛教的,還有天主教、基督教的神職人士過著奢華的生活。我常常看到他們擁有寶馬、賓士車,還有很多濫用金錢的醜聞。我覺得出家眾應該從物質生活中出離。我不知道仁波切如何看這些事情,他們為何會這樣。
仁波切答:那對此有何解決方案?佛陀己給了答案。他說:來看看而不是來加入。必須先聽聞和思索分析道途分析老師然後才追尋這條路。這是他的解決方案。這不容易,因為我們都很興奮,我們都想走捷徑,於是我們就落入陷阱。當所有經濟活動衰退時,心靈市場一路上揚,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覺得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