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dzom Drugpa阿總竹巴(1842-1924):蔣揚欽哲旺波的弟子,第二位蔣揚欽哲雀吉羅卓的老師,也是頂果欽哲法王的老師。他是一位伏藏者,尋找佛法寶藏的人(見蓮師註解三),在寧瑪傳承中一位極重要的上師。

alaya阿賴耶:梵文中的意思是「儲藏室」。藏文是"kun gzhi",直譯是「一切之根基」的意思。所指是心與現象,淨與不淨,的共同根基。

arhat羅漢T. dgra bcom pa:直接意思是:「毀滅敵人者」。這裡所謂的敵人就是煩惱情緒。這些情緒透過根乘,也就是聲聞乘,小乘法教之修行而摧毀。羅漢能夠從輪迴的苦中得到解脫,但因為對空性的領悟不完美,無法去除對現象微細的執著,這也就成為他們達到全知的障礙。他們需要進入大乘才能走向佛法最高目標。

Atisha阿底峽尊者Atisha Dipamkara, 982-1054):偉大的印度上師及學者藏人簡稱Jowo Je「主人」。他是戒香寺Vikramashila大學最著名的老師之一,嚴格的維護寺廟戒律。他一生中的最後十二年在西藏四處弘法,大量將佛教經文翻譯成藏文,讓佛法在西藏的滅佛之後得以重生。

bardo中陰:直接意思是「中間」,也就是中間狀態。有許多種中陰,但大部分的時候,這個名詞指的是死亡與再生之間的中間狀態。

Bodhicitta菩提心T. byang chub sems:也就是證悟心。這是大乘佛法中關鍵詞。在相對的層面,就是為利益眾生而成佛的願望,以及為達成此目的所做之修行。在究竟層面上,它是對自我與現象其究竟之本性的直觀。

Bodhisattva菩薩T. byang chub sems dpa’:佛法道路上的修行者,修行慈悲和六度,發願為利益眾生而覺醒。這個名詞在藏文的翻譯直接意思是「覺醒心之英雄」。

Brahmin 婆羅門印度種姓制度中四種主要種姓caste最高之祭祀。

Buddhadharma佛法:佛陀的法教(見法)。

BuddhaT. sangs rgyas:已經去除兩種障(煩惱障,也就是苦因,以及無明障,也就是對全知的障礙),已經成就兩種智(現象之究竟與相對本性)的人。

Chekawa Yeshe Dorje傑卡瓦耶喜多傑 (1101-1175)著名的噶當派格西上師。他將修心的法教制度化,成為七要點,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及接受。

Chenrezig觀世音。藏文梵文AvalokiteshvaraLokeshvara慈悲的菩薩,佛陀「八親近弟子」之一。他是諸佛語的精義,也是諸佛慈悲的化身。他是三護主的三位菩薩之一(另兩位是文殊和金剛手),也是西藏地區及西藏人民的守護者。

Chod施身法:直接意思是「切斷」。一種密續禪修的系統,根據無上般若般羅密多心經的法教,由巴丹巴桑傑帶到西藏。這種修行的目的在切斷一切對自我的執著。

circumambulation繞塔:一種虔誠的修行,具有高度功德,用順時鐘方向環繞神聖的物體,包括寺廟、舍利塔,聖山,或者上師的房子,甚至於上師本人。環繞的同時必須專注而具有覺心。

Deity本尊T. Yidam:密咒乘觀想和禪定中所用的佛像。這一類本尊可以是男性或女性、祥和或憤怒,在究竟上被視為與禪定者之心無二無別。

Dharmakaya, T. chos sku

DharmaT. chos:釋迦牟尼佛及其他覺醒者所開示的法教,帶領眾生走向證悟之道。法有兩種面向:所口傳之法,也就是實際的開示,以及了悟之法,也就是透過對法的修行而達成的了悟及智慧。

Dromtonpa種敦巴(1005-1064):阿底峽尊者最主要之西藏弟子,噶當派創立者,瓦君寺的建造者。

Dzongchen, T. rdzogs chen

Eighteen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cious human existence殊勝人身的十八種特質這十八種特質包含八閒暇eight freedoms與十圓滿ten endowments。八閒暇就是並未出生於以下八種狀態:(1)生於地獄道,(2)生於餓鬼道,(3)生於畜牲道,(4)生於天道,(5)生於野蠻人之中,這些人對佛法的開示及修行完全無知,(6)有著錯誤的見地,好比說虛無主義,或者對於自我及現象實質有錯誤的見地等等,(7)生於佛未出現的時代,以及(8)生於心智殘障狀態。十圓滿又分成兩部分:與自己有關的條件,以及與外在有關的條件。五種與自己有關的條件是:(1)生為人,(2)生於「中土」之地,也就是有佛法的地方,(3)擁有正常身體功能,(4)並非墮入極大的負面業力,以及(5)對佛法有信心。五種外在條件是:(1)佛出現於世間,(2)佛傳法,(3)法仍存在,(4)修行此法,以及(5)心靈尊師收為弟子。

Evil Spirits邪靈佛教從最早就承認非人的「靈」是存在也就是人們用一般感官無法辨識的。尤其在西藏傳統中,經常提到邪靈、鬼等等,並有複雜的體系將這些鬼靈分類。根據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說法認為魔是眾生,在六道輪迴中受苦,無法解脫,於是,如同本書經常指出,他們成為我們慈悲的適當對象。另外一個傳統觀點,認為這是一種擬人化的心理能量。這種說法更接近現代西方心理學所謂的精神分裂和情結。換句話說,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心及業所創造。堪布俄旺貝藏(Khenpo Ngawang Pelzang)曾說:「我們所稱的魔,並不是那些張大嘴巴瞪著我們的東西。它就是阻止我們超越苦痛,妨礙我們達到解脫境界並創造輪迴中所有煩惱的一切的;簡而言之,它就是任何傷害我們身心的。」

Four Tantric Acticities四種密法事業T. phrin las rnam bzhi又被稱為四種證悟事業。這就是息災、增長、懷愛,及解脫(也就是強迫將意識送往更高存在境界)。

Gampopa岡波巴 (1079-1153):又名Dhagpo達波仁波切。密勒日巴尊者最著名之弟子,噶舉派寺廟傳承之創立者。

Geshe Karak Gomchung格西卡納貢千:十一世紀噶當派大師,波托瓦Potowa的弟子。

Guru Rinpoche  蓮師又名Orgyen Pema JungneOddiyana之蓮師。無上智慧和瑜珈事業的偉大密乘大師。當年由吉松德真王邀請到西藏弘揚佛法,他先降服並轉化了當地許多對佛法懷有敵意的負面能量,其後在藏地廣傳法教,並為利益後代眾生,埋藏許多優藏。由釋迦牟尼本人所預言其誕生,並被譽為第二佛。

Jowo Rinpoche 拉薩的釋迦佛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的法相位於拉薩中心大昭寺中。這一尊佛像據說是佛陀本人加持過的,當年由松贊岡波王其中一位王后文成公主帶到西藏來。

Kadampa噶當派:藏傳佛法的一個傳承,源自阿底峽尊者(982-1054)的開示。法教重視寺廟戒律,以及對慈悲的研究與修持。在藏傳佛法每一教派中皆可見噶當派影響力,但噶當派通常與格魯派法教連結在一起,而格魯派有時也被稱為新噶當派。

Kagyud噶舉派:藏傳佛法中的一個新教派,由大譯士馬爾巴尊者(1012-1095)所創立。

kalpaT. bskal pa:印度傳統宇宙論對於大段時間所給的時間單位。一個大劫相當於一個宇宙系統形成、興盛、消退,及消失的過程。一個大劫相當於八十個小劫。一個中劫等於兩個小劫加起來,前者中,眾生壽命增長,後者中,眾生壽命減短。

karma業:在梵文中,這個字是「行」的意思,指的是因果律。根據佛陀的法教,所有的行為,無論是念頭、語言,或身體的行為,都像種子一樣,這些種子終究會結果而產生經驗,不論現在或未來世。正面的行為和善德,會造成快樂的結果,邪惡或負面的行為,在未來將造成苦的結果。

Langri Tangpa Dorje Gyaltsen朗日塘巴多傑嘉晨(1054-1123):噶當派大師,波托瓦的弟子,「修心八頌」作者。郎丹寺創始者。

Lhasa拉薩、Samye桑耶以及Trandruk昌珠:西藏三個最重要的聖地。拉薩:首都,達賴喇嘛的駐錫處,許多偉大寺廟之所在地,包括供養釋迦像的大昭寺。桑耶:西藏第一座寺廟,由赤松德真王、蓮師,以及寂護大師於第八世紀建造。昌珠:西藏南方的寺廟,由西藏第一位佛教王者松贊岡波所建造。

Mahamudra, T. phyag rgya chen po

Mala念珠:一串珠子(通常108顆),用來計算咒語的唸頌。

Mani六字真言咒:觀世音的咒語,就是嗡   Om Mani Padme Hung

Mantrayana咒乘T. gsang sngags rdo rje theg pa:亦稱為金剛乘,根據密續的法教與修行。咒乘事實上是大乘的一個面向,但仍有時被視為分開的另外的一個乘。見聲聞乘。

Mantra咒語T. sngags:一串與特定禪定本尊有關的字或聲音,在密續禪定中唸頌咒語是重要的一部分。

Marpa馬爾巴尊者(1012-1097):偉大的譯師,西藏大師,卓米譯師Drogmi, Naropa那洛巴, Maitripa梅赤巴和其他偉大成就者之弟子。他從印度帶回許多經文,創立藏傳佛法之噶舉派。

Milarepa密勒日巴尊者 (1052-1135):西藏歷史中最著名及被尊重的瑜珈士詩人之一,大譯師馬爾巴的弟子。為了淨除密勒日巴用巫術殺害家人的惡業,馬爾巴讓他經歷多年的試煉才答應收他為第子。在接受開示之後,密勒日巴終身留在寂靜的山中禪修,達到無上覺醒,留下豐富的傳承,證悟的詩歌。

Nagarjuna龍樹菩薩西元第三世紀T. klu sgrub偉大的印度上師有系統的整理無上般若智慧Prajnaparamita法教創立中觀Madhyamika學派。

NgulchuThogme Zangpo俄邱督美藏波 (1295-1369)偉大上師布敦仁波切(Buton Rinpoche)的弟子噶當派著名的上師《佛子三十七行》的作者。

Nirmanakaya化身T. sprul sku:慈悲與方法的面向,透過化身,未覺醒的眾生能夠感受到佛,佛也能夠與眾生溝通,給予他們幫助。

Nirvana涅槃T. myang ngan las ‘das pa:梵文字眼在藏文的翻譯是:「超越苦」,指的是根據聲聞乘或大乘修行而達到覺醒的各種不同層次。

Nyungne齋戒T. bsnyungs gnas:與觀世音菩薩有關之嚴格淨化修行。修心包含唸頌咒語、嚴格的禁食,以及大禮拜。

Patrul Rinpoche巴楚仁波切 (1808-1887)Orgyen Jigme Chokyi Wangpo,又名Dzogchen Palge TulkuDza Paltrul一位極為尊貴的上師,出生於東藏康區。他在當代所有最偉大的上師跟前學習,然後成為流浪隱士,住在山洞中,或者森林樹下,既沒有寺廟,也不擁有任何房屋。他不斷對愛和慈悲禪修,他認為這是心靈修行之根。他是菩薩道路活生生的代表,被視為是寂天大師的轉世。他的學問淵博,具有完整的記憶力,是藏傳佛法各門各派都尊重的修行者。他後來成為利美 -- 就是十九世紀開始的不分教派運動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最著名的著作就是著名的《普賢上師言教》Kunzang Lama’I Zhel Lung

Pure Land of Dewachen西方極樂世界淨土:阿彌陀佛(無量光)的淨土。淨土就是佛菩薩之覺醒願望相應眾生功德所顯現的境域或世界。投生淨土的眾生可以迅速走向覺醒,永遠不會墮入輪迴的下三道。我們也應該了解,任何當下智慧所覺知的地方,其實就是淨土。

Radreng瓦君也就是Dromtonpa種敦巴。

Rinpoche仁波切:直譯是「最尊貴者」;在藏傳佛法中,這是針對轉世喇嘛、寺廟住持,及珍貴上師的尊稱。

Sadaprarudita常啼菩薩:法上菩薩或稱曇無竭菩薩Dharmodgata佛時代的一位偉大菩薩,因著自己的勇氣、精進,以及對法的追尋而著名。

Sadhana儀軌:一種儀式,或者儀式之經文,是密咒乘中禪修的支柱。

Sambhogakaya報身:大樂身,一位覺醒者所可能顯現的一種超人形式,只有高證量的眾生才能直接看到。

Samsara輪迴:存在之輪;未覺醒狀態,在這個狀態之中,由於眾生被貪嗔痴三毒所奴役,無法控制自己的心。讓心從一種狀態任意演化到另外一種狀態,穿過永無止境的心理經驗續流,這些經驗的共同特質就是苦。參見六道。

Shantarakshita寂護大師:又名堪布菩薩,偉大的大乘上師,那瀾陀大學住持。當年由吉松德王邀請到西藏,弘揚佛法,並建造桑耶寺。

Shantideva寂天 (690-740):著名的印度上師,出生於皇室,那蘭陀大學的僧侶。做有許多著作,最著名的是《入菩薩行論》。

Shravakayana, Hinayana聲聞乘/小乘:佛法修行者根據不同本質的願望,而歸屬為兩類,不同法教或不同「乘」。分別是小乘,也被稱為根本乘,以及大乘。根本乘又分兩種:佛陀聲聞派弟子,以及只依賴自己獨自尋找覺醒的緣覺佛。聲聞派和緣覺佛的修行目標是涅槃,而他們定義中的涅槃是從輪迴的苦中得到解脫。大乘是菩薩之乘。菩薩接受並承認聲聞乘為有效之道路,但菩薩為利益所有眾生而邁向全然覺醒。因為「小乘」一詞有貶低之嫌,故少用。許多上師們,包括達賴喇嘛和粘波尼卡‧馬哈德拉(Nyanponika Mahatera)建議用「聲聞乘」來代表小乘,雖然所指範疇同時包含緣覺佛。

Six Paramitas, Six Transcendent Perfections六度T. pha rol tu phyin pa: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形成菩薩道路的修行。

Six Realms六道:輪迴中的眾生在傳統上被分成六種經驗類別,稱為六種不同的道或世界。眾生的心因著過去業和行為的結果,住留在這些不同道中。雖然這些不同道中受苦的程度有別,六道都不能令人滿意。上三道被稱為幸運道,因為有暫時性的享樂來緩和痛苦。這三道是天道、阿修羅道,以及人道。下三道之中,苦的經驗超越任何其他經驗。這三道是畜牲道、餓鬼道,以及地獄道。

Sugatagarbha:Tathagatagarbha

Svabhavikakaya自性身:最精要之身,三身的不可分割性。

Tathagatagarbha如來藏佛性成佛的潛能,存在於每一為眾生的心意中。

Three Trainings三學T. bslab pa gsumdisciplineconcentraionwisdom.

Torma食子:以不同形狀,類似一種儀式用的餅,經常用於密咒乘的修行和儀式中。根據不同的情況,食子可被當作一種供養用為獻供、曼達拉的代表、本尊的代表,甚至儀式中一種象徵性的武器,目的是為遣除道路上的障礙。

Vajrapani 金剛手:佛陀八大心子之一,諸佛的心意結晶,諸佛能量的化身。

Vikramashila戒香寺:和那瀾陀大學Nalanda)為印度最著名的兩所佛教大學直到十二世紀佛教在誕生地印度沒落為止。

Vipashyana內觀:向內透視直觀的禪定,能夠讓禪定者了解心和現象都沒有實質存在性。

Wheel of Dharma法輪:佛陀法教的象徵。佛法分成三種廣泛的範疇,一般被稱為佛陀三次傳法輪。第一次傳法論相對於佛陀開示四勝諦,關於苦以及苦之解脫;第二次轉法輪包含對空性的開示:一切現象缺乏自我性和真實存在;第三次傳法輪包含對佛性的開示,也就是所有眾生與生俱來的佛性。

Yak犛:牛與犛牛之混種,力氣比牛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renalo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