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乃旦‧秋林仁波切
密勒日巴:他的成佛之道始於復仇
影片報導:https://blog.xuite.net/yeshi_tsogyal/twblog/142815488
「優秀的演出和奪目的製片質感…令人徹底信服」
~柏林Screen International 雜誌
「飽滿精湛而魅力十足…壯麗的印度場景…國際片商的絕佳選擇」
~ Russell Edwards , Vareity雜誌
「以大師級手筆描繪西藏最著名的聖者,他的一生和證悟足以讓當今世界深受啟發」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
~ 預告片旁白翻譯 ~
在西藏西部的貧脊高原上,
~「深度的心靈層次…偉大」〈國際銀幕〉
有一位小孩註定要成為覺悟的勇者。
~「西藏最著名聖者的大師級描繪」〈索甲仁波切〉
不過,遠在他成為偉大的密勒日巴尊者前,
他還是個被稱為「聞喜」〈替帕嘎〉的年輕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全部都寫好了,我將小孩託付給你」〈聞喜的父親〉
他的伯父奪走了他們的一切,
「他根本沒有資產,本來就一直是我的」〈聞喜的伯父〉
他的母親想要復仇,
「讓你對父親的思念,激發你的學習」〈聞喜的母親〉
而只有他能做得到。
「請您教我咒術」〈聞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山上的世界盃」原班人馬
「旅行者與魔術師」製片
帶給我們這個西藏最受珍視的故事
西藏喇嘛導演秋林仁波切和耀月影片
帶給我們一場魔幻、復仇和覺醒的傳奇故事:
密勒日巴。
*************************
密勒日巴
密勒日巴是西藏最廣為人知的聖者之一,同時也以畢生所著的道歌──密勒日巴十萬道歌──而為人尊崇。他對上師馬爾巴(Marpa)忠實信服的虔誠、超越凡俗的毅力,以及至高無上的靈性成就,已使他的生平故事成為傳奇,鼓舞著數百萬人。
密勒日巴於1052年,藏曆水龍年,生於西藏提西山(Mount Tisi)下的高地。他的姓來自於父系祖先密勒(Mila),而他被取名為替帕嘎(Thopa Ga),也就是聞喜(Joy-to-Hear)。他原本家境富裕,但父親却在他與妹妹仍年幼的時候過世,留下他們兄妹與母親,任由殘酷無情的伯父與姑母擺佈,而他們掠奪了所有的財產,並迫使他們為其奴役。在母親的力勸下,聞喜追隨巫術大師學習,以便完成母親復仇的心願。當聞喜習得足夠的法力之後,他馬上回到村莊,將姑母以及伯父大部分的家人殺害,並隨即逃逸。很快地,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也了解到淨化自己惡業的必要,因此開始尋求佛法的教誨。經歷了一段徒勞無功的修持之後,聞喜的第一個師父跟他說,他與另一位名叫「馬爾巴大譯師」(Marpa Lotsawa)的喇嘛之間,有著更強的業緣,並要聞喜去找他修習佛法。
馬爾巴是一位結婚的在家人,也是一位偉大的導師,他翻譯了眾多梵文佛教經典,而這些後來都成為藏傳佛教經典的重要部分。在印度的時候,他的主要上師為那若巴(Naropa),這位上師主要師承帝洛巴(Tilopa),是噶舉傳承的直接繼承人。基本上,馬爾巴是個既熱誠又慈悲的人,但他也相當嚴苛,這種方式尤其適合淨化業力的障礙。馬爾巴在直接教導密勒日巴之前,讓他飽受多年的挫敗試煉。經過極為嚴格的淨化過程之後,密勒日巴全心全力地投注於修持這些教法,並且獲致個人的解脫目標。密勒日巴離開馬爾巴之後,仍持續不斷地修持,大部分的時候他都住在西藏與尼泊爾人煙罕至的山區洞穴中。他一年到頭只穿著單件棉袍的苦修方式,為他贏得「日巴」的封號,意指「穿著棉衣」,再加上他原本的姓氏,就變成「密勒日巴」。
偶而,他會中斷自己與世隔絕的狀態,向人乞討食物,並唱頌即興創作的道歌作為回報。雖然密勒日巴承受了極大的困難,他總是展現出無比的勇氣,他也因而聲名遠播。密勒日巴以反諷式的幽默,以及坦率直言的風格聞名於世。然而,密勒日巴從未欣然接受名氣,他似乎常拒絕想成為他弟子的人,但這只是他眾多似非而是且獨特的教法之一。如果從他獲致成就的弟子人數來判斷──特別是對一個像他這樣努力避開人群的人而言──他的教法是非常大力的。
~ 普賢法譯小組 Sarvasat & Serena 中譯
~ 道歌摘錄 https://blog.xuite.net/yeshi_tsogyal/twblog/142815079
~ 更多報導:https://blog.xuite.net/yeshi_tsogyal/twblog/14281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