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
宗喀巴大師 造
嗡 願樂善成就
能見善趣解脫眼 倦遊有道休憩處
樂善根本具恩師 諸尊智藏足前禮
少勤能積廣資糧 隨喜善業謂最上
別於自昔所作善 遠離傲慢生喜者
前作諸善得增上 佛說之義能成辦
復見餘處所需故 善哉我心生斯喜
初時常求廣大聞 中達經論皆教授
最後日夜勤修持 一切迴向法昌弘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於取捨處迷暗覆 正聞明燈未洞燭
若未了知由發願 入解脫城復賴何
是故我於慈氏主 南洲六勝二莊嚴
所有大論細研習 不以偏粗為滿足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別於異生眾抉擇 事法真理唯一門
正理論典諸難處 以大勵力數研習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雖勤苦學顯密典 若於甚深義講修
任何不學亦不知 離正見理距甚遠
見已別於龍猛論 分析深義細理路
引導正見諸扼要 善加研習斷疑惑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據說此中成佛道 甚深金剛波羅密
共有二乘密咒乘 教波羅密極超勝
猶如日月共稱頌 雖許此語為諦實
彼甚深乘究為何 不作探求擔智責
如是之人若具慧 較彼根鈍更有誰
極難值遇無上乘 輕易拋棄實奇哉
是故趣入勝佛乘 較佛難遇金剛乘
二種悉地甚深藏 以大精勤長研習
下三續部修道法 不知決斷無上續
是諸續部之最上 亦唯賭誓善見已
秘密總續蘇悉地 妙臂問經靜慮後
事續三部總與別 各種續部久諳習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第二續部諸行續 毘盧現證續為主
學已行續之方向 是何能善獲決定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第三續部瑜伽續 吉祥攝真實為主
釋續金剛頂等續 研習享用彼續宴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第四無上瑜伽部 聖地智者共稱頌
父續集密如日月 瑜伽母續喜勝樂
諸本續與釋續等 與他顯密說不同
開辟車軌時輪續 無垢光釋皆研習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次以久猛堅固信 啟請妙音除心闇
令達經論皆教授 如是諸因均力行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如是龍猛與無著 依次傳來道次第
獲得不共決定已 深論現為般若訣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此北方地於量論 學與未學皆同說
趣向菩提修次第 經與七部論中無
妙音現身於陳那 垂賜許可應為量
汝此著作於未來 當成一切眾生眼
故見上說極非理 別於觀察彼理時
以集量論供讚義 成量品中順逆理
諸求解脫眾者中 立佛為量唯佛教
是求解脫之津梁 至心決定由正理
善能引發合二乘 諸種道要獲勝喜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次菩薩地經莊嚴 二善配合如理勤
慈氏諸論與隨行 諸論現為修行訣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別依次排深廣經 於諸道要賜決定
依彼集一切學論 善見集一切經等
眾多龍猛妙論義 現為修持之次第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次於佛密靜慮後 以及毘盧證菩提
善說教授依止已 一切道要現為訣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吉祥攝真實道要 三三昧攝雖易見
然彼道中諸深義 修法難知大智者
佛密本續同品續 三種配合如理釋
三續部諸深修法 如修次說除心闇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能仁諸善說究竟 吉祥無上瑜伽續
其中最極甚深者 吉祥集密續王是
說法正士龍猛說 根本續中諸道要
六邊四理所密封 是故於隨行釋續
上師教授中了知 以此為要攝教授
攝行建立次第等 集密聖派細微處
長時諳習且依止 如炬顯明本續義
配合五種大釋續 以大勵力而研習
總得集密二次第 別得圓次諸道要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由是樂喜時輪等 眾續要義現教授
他處廣說故此中 略示門徑於具慧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如是已成教誡藏 精修二大乘共同
及不共道二次第 總攝扼要圓滿道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諸菩薩願恆河者 攝於受持正法願
是故所集諸善根 一切迴向弘佛教
善思此理策略妙 至尊智藏恩大哉
為廣增長自善根 及於具慧有緣眾
開示無誤如理門 我自作此證道歌
由此所得諸善聚 無餘眾生以此道
受持能仁禁行已 佛歡喜道願趣入